神话故事成语的意义-神话故事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对于当代人的文化意义是什么?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一)成语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源于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等;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等;源

成语对于当代人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

(一)成语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 源于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等;
  3. 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等;
  4. 源于文人作品:如“动辄得咎”“落井下石”等;
  5. 源于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鸵鸟政策”等。

(二)成语具有明显特点:

  1. 具有修辞作用:如“胸有成竹”的意思为“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为“肚子里有一根竹竿”就闹笑话了;
  2. 结构固定,不可随意改变:如“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或“一诺百金”;
  3. 保留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如宾语前置类“唯命是从”;状语后置类“嗤之以鼻”;词性活用类“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成分省略类“逍遥(于)法外”;互文类“善男信女”;
  4. 语法结构多样:主谓关系“毛遂自荐”;并列关系“行尸走肉”;偏正关系“庞然大物”;动宾关系“不见经传”;补充关系“无动于衷”。

(三)具有文化特色:

  1. 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如“愚公移山”“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体现中华民族的勇敢;“高瞻远瞩”“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2. 反映古人日常生活:如“衣冠楚楚”,“衣”在古代指上衣,下衣叫“裳”,并不是裤子,而是裙。“冠”是帽子,古代贵族才有帽子,平民只有头巾。“楚楚”是整齐漂亮的意思。“衣冠楚楚”出自《诗经》。
  3. 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如“炉火纯青”出自先秦时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
  4. 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左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成语有158条;出自唐诗成语有310条……我们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了解以前并不知道的古代典籍。

总之,学习成语,收获多多!

神话故事的成语和解释?

1女娲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2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3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4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5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6开天辟地――表示开始有人类历史,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7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8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9大禹治水――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10火眼金睛――比喻耳聪目明,心里十分清楚,分辨真假十分精明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4日 am1:13
下一篇 2021年5月4日 am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