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造桥的神话故事-鲁班的故事?

鲁班的故事?鲁班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位能工巧匠,也是传说中的“木匠之父”。他在周游南北的旅途中路经四川某地,见一条河上正在建造一座石桥。负责造桥的赵掌墨师骄傲自满,又粗心大意,因设计失误,桥身无法合拢。鲁班找到了症结所在,凿了一块石头,送给快要出嫁但还没有嫁

鲁班故事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位能工巧匠,也是传说中的“木匠之父”。他在周游南北的旅途中路经四川某地,见一条河上正在建造一座石桥。负责造桥的赵掌墨师骄傲自满,又粗心大意,因设计失误,桥身无法合拢。鲁班找到了症结所在,凿了一块石头,送给快要出嫁但还没有嫁妆的穷姑娘翠儿。在石桥无法合拢的紧急关头,翠儿将石头献出,桥造成了,翠儿也因此有了嫁妆。江南某地造宗庙时,规定要用黄荆树做正梁,朱砂石做亭盖。但现有的黄荆树干太短,不够标准;而朱砂石又太重,抬不上去。负责造庙的张掌墨师为此犯愁。鲁班发明了“鱼抬梁”和“土堆亭”的好办法,使庙亭终于建成。鲁班又到了京城,得知皇帝要在城里造四座角楼,每个角楼必须有九根梁,十八根柱和七十二条脊。许多掌墨师因无能为力而遭杀身之祸。当年轻的李掌墨师毫无办法时,鲁班经过几昼夜的冥思苦索,终于完成了角楼的设计。他请一个名叫巧儿的姑娘,按设计尺寸,用麦秸编成一个蝈蝈笼子,送给李掌墨师,其构造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李掌墨师由此得到启发,才将角楼建成。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5日 am7:53
下一篇 2021年5月5日 am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