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顶神话故事-泰山是一座“神山”,您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泰山是一座“神山”,您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泰山神话故事之石敢当的传说泰山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大汶口镇。镇里有个大户人家姓张,有一女儿,年方二八,出落得身材高挑,肤白貌美,非常漂亮。可最近一段时间,每当太阳落山之时,就会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气,刮开小姐闺房的门,钻到她屋里去。天长日久,张家小姐就变得面黄肌瘦,虚弱无力。张家找了许多大夫来看,开了很多

泰山是一座“神山”,您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泰山神话故事之石敢当的传说

泰山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大汶口镇。镇里有个大户人家姓张,有一女儿,年方二八,出落得身材高挑,肤白貌美,非常漂亮。

可最近一段时间,每当太阳落山之时,就会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气,刮开小姐闺房的门,钻到她屋里去。

天长日久,张家小姐就变得面黄肌瘦,虚弱无力。张家找了许多大夫来看,开了很多药方子,吃了不少的药,就是不见好。

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张员外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武功高强,而且为人心地善良,爱打抱不平,就备上毛驴去请他。

石敢当一听,立时气炸了肺,稍作收拾,他就跟着张员外去了。

到了张员外家,他交待下人:”准备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个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就是准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搓成很粗的灯捻,准备一口锅,一把椅子,只管把东西准备齐了。”

待得天黑,他就用灯芯子把香油点着了。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见灯光。

不一会儿,果然从东南方向来了一阵妖风,呼啸着就过来了。

石敢当用脚一踢,踢翻了锅,灯光一亮,十二个童男童女就一齐敲锣打鼓。妖怪一进屋,看见灯光猛然一亮,就匆忙闪出屋,朝南方跑了,上了福建。

后来福建有的农户家又被妖风缠住了身体。怎么办呢?

这户人家就到处打听,打听来打听去,就打听到了泰山石敢当,道行高深,能治妖,就把他请去了。

石敢当去了,又如法炮制,妖怪一看又跑了,就上了东北。

东北又有个姑娘得了这个病,又来请石敢当。

石敢当心想:我拿他一回儿,他就跑得很远,山南海北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啊。

就对来请他的人说:“这样吧,泰山石头很多,我找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气,你就把它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就跑了。”

这个办法果然灵验,慢慢地就传开了,都说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只要你找块石头,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妖怪就不敢来了。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丁字路口等冲要地方盖房子、垒墙的时候,总是先刻好了”泰山石敢当”几个字垒在墙上,就可以避邪。

从泰山南天门到玉皇顶,沿线有哪些景观,景观的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欢迎您登泰山而小天下!

南天门―玉皇顶游览区各景点

1、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2、青帝宫

青帝宫位于泰山玉皇顶西南,西靠神憩宫,东接上玉皇顶的盘道,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创建无考,明清重修,建国前毁。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话人物之一,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位属东方,故祀于泰山。

此庙坐北朝南,为二进式庙宇,平面呈方形,由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 庙门1间,石砌拱形门,条石平铺代替梁檩卷棚歇山顶,面阔3.55米,进深1.9米, 通高2.37米,拱门高1.55米、宽1.5米,门框、门坎均条石雕成,装棋盘式大门。

正殿3间,三柱五架梁六檩前廊式,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面阔11.25米,进 深7.5米,通高7.6米。正间宽3.4米,次间宽3.1米,柱间透雕倒楣子及方格花牙子 雀替。

东西配殿各3间,三柱五架梁六檩前廊式,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面阔10.3 米,进深7米,通高7.2米,正次间均宽3.1米。

3、北斗台

孔子庙北有北斗台,明万历时筑。台四面皆门而中通 ,上复为台,台上有两根顶着柱头的石柱,名礼斗,俗呼“辅弼星”,取“泰山北斗”之意。民 国年间台毁,1984年重建。台顶设泰山花岗岩石栏,上刻牛郎、织女、天鹅、北斗等图案;台中设石制圆形日晷,刻十二时辰。庙西有崇岗,传吕洞宾常登此,故名登仙台。据说此台是古人观测天象的地方,可见在中国古代天文科学就十分发达。

孔子庙的东南面便是斗仙岩,岩上有明代人题书的“振衣岗”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是提醒进香的善男信女,这里是进入神仙区域的门户,在此要整理一下行装,以示对神灵的敬重。这一带有很多宋元人的题名题刻。在振山岗的北面便是鲁班洞,上面有一个小巧玲珑的神龛,供奉着鲁班。

碧霞祠西侧,便是“仙泉”。这口仙泉是经过专家现场勘测和多方论证,由景区工作人员在专家锁定的范围内进行清理挖掘,才成功将它唤醒。“仙泉”直径53厘米,高36厘米,井沿边还有人工雕琢的字或图形的印记,不过由于风化已经看不清楚。据《轶闻传说》记载,“仙泉”是碧霞元君最喜欢的小女儿的化身。元君之女为了缓解泰山附近的大旱,滋润万物解救众生,便化身为泉,名为“仙泉”。

4、白云洞

象鼻峰西有白云洞,又名云窝,因地处悬崖,下有绝涧,危岩多窍、白云缭绕而名。洞内明人题“卧云”、“锁云”,洞口有清代光绪四年即公元1878年,山东按察使豫山题联并篆书:“品物流天,万民所望;山泽通气,百谷用成”。东侧有:白云深处、山河一览、贮云峰、白云洞等石刻。2000年在洞之上复建白云石亭。

5、青云洞

象鼻峰的东边为青云洞,相传阴雨天时,洞内若冒青烟与白云洞之烟云相遇就会遍雨天下。

6、天下第一山

(拍摄:王德全)

玉皇顶西北的丈人峰上,刻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极、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刻石。

7、国泰民安

玉皇顶西北的丈人峰上,于1990年刻上了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先生书写的”国泰民安”四个大字。

8、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9、晚霞夕照

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谁持彩笔染长空,几处深黄几处红。”“清泉泻万仞,落日御千峰。”

10、旭日东升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11、拱北石

在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横出,名为“拱北石”,因其形犹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石长6.5米,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观日出的好地方。古人有“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已初明。苍茫海气连云动,石上有人别有情”的诗句。在此或观日出奇观,或赏彩云飞渡,趣味无穷。

12、唐摩崖

在玉皇顶盘路东侧,有峰峦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也叫“弥高岩”。上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碑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摩崖碑上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它体伟幅巨,飞龙蟠首,金光夺目,蔚为壮观。碑文共分五段:首先叙述封禅的始因及唐玄宗东封泰山的气派“张皇六师,震叠九寓,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第二段考证了封禅的来历,改革“秘而不传”的封禅旧制,公开宣称自己是为“苍生之祈福”;第三段叙述了封禅仪典的过程,并颂扬天下太平、国富民强;第四段是李隆基向昊天上帝表示“永保天禄”的决心;第五段则以铭文的形式歌颂了高祖、太宗、高宗及中宗、睿宗等五圣的功绩,进一步表明“至诚动天,福我万姓”的改革精神,并谆谆告诫后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特点。

碑文通篇为隶书,文词雅驯,字体遒逸,既有古隶遗意,又有唐代新态。明代史学家、文学家王世贞评论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午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由于此碑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所以保护较好。铭文的西侧原有从封者诸王群臣的题名,作数层而刻;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时中书舍人李安期于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撰写的《封禅朝觐坛颂》,后来均被铲毁。

铭文之西是“云峰”,因云雾常聚集于此而得名。峰上原有唐代文学家苏廷撰文、书法家梁升卿隶书《唐玄宗东封朝觐颂》,后来也都被毁坏了。现在峰上有清代康熙题“云峰”两大字,下有乾隆诗刻《夜宿岱顶作》诗二首。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汉、青壁丹崖等,今能辨认者有七八十处,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与《纪泰山铭》相映生辉。唐代刘仁愿、宋代赵明诚、元代徐世隆、明代朱衡及清代阮元、施闰章等历代名流题刻均历历在目。 大观峰前原有“东岳庙”,即泰山神的上庙,毁于民国间。现在仅存清代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重修时的泰山顶《东岳庙碑记》。

13、天街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

天街石坊向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可远眺中天胜景,泰城夜色。

天街―天上的市街,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这里的商号历史上就有以实物作标志的传统,有笊篱家、葫芦家、双斗家等等。走进天街无论购物还是观景,都是十分惬意。

14、玉皇顶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15、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初名昭真祠,金代改称昭真观,明代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为今名。明代曾扩建,清雍正八年(1730)在明代扩建的基础上,又增建歌舞楼及东西两神门阁,乾隆三十五年(1770)部分殿宇得以翻修,时为防止高山风雨剥蚀及电击,改正殿为铜顶。该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外院有歌舞楼、东西两神门阁、左右钟鼓楼等,歌舞楼下有一火池,人称“宝藏库”,是香客焚表进香之地;山门内供奉青龙、白虎、赵公明、刘挺四尊铜质铸像;院内东西两侧各立清代乾隆皇帝御碑一通,上建御碑亭,院中置香亭,亭左前方立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碑一通,右前方立有明天启五年(1625)泰山灵佑宫铜碑一座。两碑高达五米,与大殿铜顶上下相映,宏伟壮观。主体建筑碧霞元君殿,面宽五楹,重檐八角,殿顶由360垅铜瓦组成,以“象周天之数”,雕梁画栋,气度不凡,内供碧霞元君鎏金铜像,悬有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分别御书的“福绥海宇”、“赞化东皇”巨匾,殿之东西各建配殿三间,铁瓦覆顶,分别奉送子与眼光娘娘铜质铸像。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是泰山主奉的女神,每年前往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

16、孔子庙

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庙南有“望吴圣迹”石坊,坊双柱单门。因传孔子在此处望见吴国都城外的白马而得名。《岱览》记载,孔子庙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庙貌残圮,仅存庙门。庙门两侧楹联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1993年在原址上进行了修复,庙貌焕然一新。

17、月观峰

月观峰位于南天门西,与日观峰东西对峙而名。古人言可在此望越国,故又称越观峰。天晴气朗时,夜晚可观济南万家灯火,俗称望府山。山顶有月观亭;山阳为泰山索道南天门站,过天桥有路与南天门相通;山阴有两石对立如门,称西天门。明万历年间林古度在石门上题“西阙”。钟惺在《登泰山记》中颂道:“岱之为天门者三 ,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

18、丈人峰

在玉皇顶西北有丈人峰,因状如老翁伛偻而名。古时尊称老人为丈人,又加附近有数块俊秀小石,所以又有“老翁弄孙”之称。自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丈人丈母”或“泰山泰水”,主要是根据《汉书?郊祀志》中的“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山”演变而来。《酉阳杂俎》上说:玄宗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他的女婿郑镒原本是个九品官,封禅后升为五品。玄宗见郑镒官位腾飞,很是奇怪,就问郑镒,郑镒无词以对。一旁的黄幡绰就说:此泰山之力也。一语双关,玄宗默许了。所以自唐代开始,“泰山”、“岳父”便成为妻父的专称了,“丈人”也由原来泛指老人而演变成妻父了。

如今丈人峰上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极、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刻石;1990年又刻上了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先生书写的“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峰上还有乾隆皇帝的诗刻:“丈人五岳自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岱顶何来假借名。却是世人知此惯,谁因杜老句详评。”

19、望吴圣迹

在天街的东首路北有石坊,额称“望吴圣迹”;坊后是孔子庙,庙后是孔子崖。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与颜子登泰山时,看到吴国都城苏州门外拴着一匹白马,便对颜子说:“你看见吴国城门了吗?”颜子答:“看见了。”孔子又问:“门外有何物啊?”“像是一条白绢。”孔子说:“差矣!”因为孔子知识渊博,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能站的高看的远,看到了事物的全貌,而颜子只看到局部。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后来便在这里建了“望吴圣迹坊”,1984年重建。

20、舍身崖

在日观峰南,沿小盘路经过一线天,便是舍身崖。它三面陡峭,下临深渊,旧时常有愚民为救治父母病灾,便祈求神灵,跳崖以身相许。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阻拦,更名为爱身崖。清代康熙年间泰安州知事张奇逄建围墙,并派更夫守护。1965年顺崖畔建石栏防护。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俗称幡杆石。相传孔子曾登此瞻望鲁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等刻。台东北有平坦巨石临悬崖,称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

舍身崖南壁腰间有石龛神像,内雕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为宋代造像。

舍身崖东南有东神霄山,悬崖天半,又名赫人峰。南岩有影翠石,下为九龙峪。

舍身崖周围有2000年新辟石阶环道,将大小平台连为一体,可让游人一览岱顶险峻气势。

21、无字碑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不过,核以史实,这种看法颇难成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可见,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碑是刻有文字的,并.不是无字碑。再说,焚书之举是秦始皇在三十四年’(前213)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后施行,因而不可能在六年之前就有了焚书的计划,并为此立无字碑。于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落殆尽,以致成了无学碑。但这一看法也有问题。从现存的无字碑看,风化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

由于上述两种说法都难以成立,又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可见,汉武帝确实曾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没有说他曾“刻石”,因此说“无宇碑”为汉武帝所立,不是没有理由的。清代顾炎武即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论证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别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顾炎武的看法是颇有说服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有一些疑问,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这毕竟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太符合。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

22、宋摩崖

此碑刻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撰书并篆额。铭文原刻2处。一在岱顶唐摩崖东侧,俗称宋摩崖,高856厘米,宽416厘米,额高92厘米,宽182厘米。其铭文被明人刻“德星岩”等大字覆盖,但碑额文及大字之间的铭文,至今清晰可读。另一处在泰安城南约2里许,俗称阴字碑。由五石组成,高297厘米。第1石宽99厘米,刻文8行;第2石宽149厘米,刻文12行;第3石宽168厘米,刻文14行;第4石宽149厘米,刻文12行;第5石宽99厘米,刻文8行。共宽664厘米,刻文54行,满行54字,凡1143字,字径6.6厘米,正书。额篆“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13字,字径26厘米,书于第3石上端。此碑于1951年被工人所毁,仅存拓本。

2007年4月29日,泰山景区完成了对岱顶宋代摩崖石刻的清理、修复工作,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大型“宋摩崖”景观重新与游客见面。 岱顶“宋摩崖”以历史上最后一位到泰山封禅的封建君主宋真宗题写的御制碑为中心,明、清时期宋御制碑刻遭荒废并被部分铲毁后题刻了其它与泰山有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崖三朝相叠”的独特摩崖石刻现象。此次清理修复过程中,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用金笔和红笔为“宋摩崖”不同时期的刻字重新描摹,重现“宋摩崖”的历史沧桑。

23、瞻鲁台

在日观峰南侧,石梁突兀,平展如台,台上有巨石,上刻“瞻鲁台”三大字,寓意在此可远瞻鲁国曲阜。石台三面陡峭如削,壁立千尺,立此下望,令人眩目。此处又称“舍身崖”,因旧时常有人于此为父母求福而投崖舍身而得名。明万历初年,山东巡抚何起鸣在崖前筑石栏阻拦,遂更名“爱身崖”。

24、五岳独尊

“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海拔1532米。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孙,皇帝的亲戚,所以说,当年题写五岳独尊四个字的人叫爱新觉罗玉构!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42厘米。在其左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从2004年11月起,泰山景区对“五岳独尊”景观石群进行保护整修。

25、仙人桥

26、南天门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恰处于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不仅形势险要,而且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使游人在山下就可仰瞻它那巍巍峨峨的形象。每当山间云雾出没、变幻无穷的时候,天门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十八盘似天梯倒挂,衬托的泰山主峰更加雄伟壮丽。南天门创建于元代初年,岱庙主持道士张志纯集资创建。它是城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上筑摩空阁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门洞两侧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游人登此,一览众山,满目空翠,疲劳顿失。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天门雄踞于泰山主峰,双峰夹峙,犹如天门自开,“山如穹窿势浑成,盘道千重若龙腾。云中回首惊来路,岱顶犹忆遥参亭”。

南天门的建筑特色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典范,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借人工之力,实在是匠心独运。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5日 am10:33
下一篇 2021年5月5日 am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