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故事-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

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载史实。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记事都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就连自己都无法辨认了。有一次,黄帝要和炎帝谈判,他让仓颉整理这几

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载史实。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记事都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就连自己都无法辨认了。有一次,黄帝要和炎帝谈判,他让仓颉整理这几年来炎帝入侵杀民的史实。于是,仓颉便跑到了记史的的库房里去寻找材料,但是这里边的东西太多了,他在里面泡了几天,弄得头昏脑胀,耳鸣目眩,最后还是出了差错,使自己的民族受到了损失,黄帝也指责他没有尽职。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仓颉的心,他想:我一定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但是应该怎么办呢?人的大脑记忆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容易出现差错。最后他决定要搞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让大家都能用符号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仓颉有了初步想法,就是要创造一种符号,但具体到做的时候并不容易。仓颉坐在家里冥思苦想,想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最后也没有想出条条道道来。看着仓颉愁眉苦脸的样子,母亲对他说:“你应该出去走一走,向大家请教,众人智慧多嘛。”仓颉听了母亲的话,眼前一亮。于是收拾好东西上了路。仓颉翻山越岭,跑了许多村庄,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能思会道的人。有一次,他来到一个村子,正赶上他们集体狩猎,仓颉也参加了,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住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住北,说前边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面上野兽的脚印的形状来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种形状的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各种东西的形状来编成符号呢?就这样,仓颉在不知跑了多少路,受了多少苦之后终于开窍了。他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着手整理采访收集来的材料,创造代表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符号。为了不受外界干扰,他独自躲进村西头的沟里。仓颉住在沟内,日夜忙着创造新的符号,吃饭也由母亲送到沟口。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符号取了名字,叫做字,这些字都是仿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祥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爪印涂的……仓颉就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地创造着文字。那时世上还没有笔墨纸砚,他就用折来的树枝,把字写在山洞的墙壁上,一个山洞写满了,他又挖出第二个山洞继续写。第二个山洞写满了,仓颉又挖出第三个山洞,时间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就这样,仓颉整整造了三个山洞的字。这时,仓颉才离开山沟,回到了村里。仓颉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又黑又瘦的模样很心疼,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休息。但是仓颉并没有这样做,他要把山洞里的字教给大家,使这些字能够流传下去。于是他开始不辞辛苦地办学校,教人们认字,他不仅教本村的人,还到其它村子去讲学,他去过很多地方,从此后,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文字了。虽然当时的文字以象形体为主,还很不规范,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仓颉造字”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文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仓颉造汉字的故事,可信度大吗?

当然是可信度很大的,如果你了解汉字的话,你就不会怀疑了。

第一、目前完全与汉字契合的语言只有官话,不是普通话,而是官话体系。我们很明确地知道,周灭商是羌人从西部返回中原,原先的商代遗民很明确地去了朝鲜,就是萁子族。通过分子人类学发现,去朝鲜的萁子族O2b与南迁的泰民族O2a亲缘很近,而且能通过地域分布发现O2a在四川停留过,其族曾经叫掸族,谐音商族。如果他们就是商代主体民族,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发现了甲骨文的殷商人没有全面掌握汉语呢?无论北边的朝鲜体系,还是南边的掸泰体系。他们语言里只是存在汉语词汇。

百越尤其越国被认为是夏王室之后,越人说的是汉语吗?显然也不是。如果你认为汉语是西部返回者的语言,问题西部现在有可以参照语言源头吗?显然也没有。

事实上汉语是周灭商之后全面学习雅言才让汉语口语化的。就是说古代在造字的时候并没有根据自己的语言来造,如果根据自己的语言来造一定只能表音,文字与语言也一定是天然契合的。所以汉字是多种族碰撞之下,根据各种族特点,语音代号、对自然的观察结果等等,有组织的造了全新的字,并确立了语音。汉语汉字一开始就是用于核心活动的书面语和书面文字,只是有一部分从事祭祀等活动的人是完全掌握。就是说这种与口语关系很小的字是不可能自然出现的,就算其中有传承的符号在内,也只会是少数。

第二、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类语言出现一定是非常早的。如果要发明契合语言的文字,就一定不可能是象形文字。只有当既存在图形符号书写需求,又因为是不同族群碰撞,需要发明一种共同认可的文字时,象形文字才有可能出现。象形文字虽然与口语脱离,但它具有的精精炼性、浓缩性又很方便书写,毕竟没有书写的纸。古埃及也有象形文字,但你会相信那是古埃及人的口语吗?不可能的。因为口语会复杂得多,象形文字只有是汉字这样不断造出新字,不断谐音出新词汇,才有可能口语化。汉语里有俚语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源自汉字体系之外的口语流入,然后再造了新字。有的则至今没有字契合,成了有语言无文字的一些词汇。

第三、现在发现,上古有一个时代不仅造了字。还对万事万物进行了分配,比如身体部位,也根据各族群的特点进行分配,就是这个族群代表这个部位,那个族群代表那个部位。这种分配既是汉字造字的原型之一,又是语音确立的原型,这个族群代表语音是什么,这个部位就叫什么。最典型的是胸腹和腰背,虎背胸腰,你发现熊腰与胸,虎背与腹,他们构成了一个X,X是爻的基本符号,又代表天驱数五。

西方也一样,犹太文化里很明确,某个月份代表某个族群,同时不是代表左手的月份,就是代表小肠的月份。就是说身体部位分配在世界各地都有遗留。中国神话里有一群人代表了天,有的代表了人,还有的代表了地。西方也一样,比如天神、海神、冥神都是分配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

这些现象说明了,古代有一个时期是统一做过一次文明整理。今天中国的节日那么工整,他会是自然出现的吗?根本不可能。犹太文化里也存在中国的七七节、五旬节之类的。而且犹太圣历非常像我们的阴历。

第四、汉字基础虽然是象形文字,但可以很清楚发现,造字的逻辑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一次统一有组织的造字,后世再造新字就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模式,那样汉字字形逻辑会很混乱。自然出现就会有那个问题。汉字肯定不是一次造成的,但必然会有一次统一的创造。尔后历代又添加。历代字形变革也都是有组织进行的。

仓颉造字并不是说,仓颉这个人去造字,而是指仓颉这个群体去造字。上古人物几乎都是指族群,不是指具体的人。韩语把蝎子读作仓颉,蝎子又与黄帝有关,同时蝎子很明显谐音写字。农耕民族的九就是附会蝎子的鱼钩。九黎与蚊子有关,正如犹太文化里农耕人该隐被说成吸血鬼,就是指蚊子。日耳曼语里风则被读成蚊子,风者是我们最早的姓氏。苏也是代表我们,总之无论怎么推,都能发现,写字、文字、书写源自远古文化。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5日 pm1:43
下一篇 2021年5月5日 pm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