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神话故事的区别-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区别是什么?要了解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神话故事有什么区别,首先要说明其神话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拥有起源神话、造物神话、英雄神话,灾难神话。但是,希腊神话诞生于奴隶社会的城邦体系,学术氛围向好,

希腊神话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要了解古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神话故事有什么区别,首先要说明其神话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拥有起源神话、造物神话、英雄神话,灾难神话。但是,希腊神话诞生于奴隶社会的城邦体系,学术氛围向好,吟游诗人和剧作家大批涌现,有利于希腊神话的创作和传承。中国神话诞生于农耕社会的生产体系,与大自然的抗争,根据天象知时令气节,对没有人格的怪力乱神尤其不尊重。这就是造成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神话故事差异的原因,而希腊神话故事与中国神话故事差异如下所述:

一、希腊神话文学性强结构梳理流畅,中国神话组织松散而形貌原始。

二、希腊神话重视英雄神话的故事性,中国神话重视挑战大自然的实用性。

三、希腊神话强调神格的地位,中国神话强调对神灵的挑战。

就拿希腊神话中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和中国神话中窃息壤的鲧来说,普罗米修斯的历程完全是一个理想人格的最终实现,而鲧身败名裂了。这就是所谓的人文英雄和抗争精神,希腊神话故事的人文英雄和中国神话故事的抗争精神,在这里可以视为表现二者的区别。或许二者的区别又不仅于此,因为希腊神话已经成熟定格支持无限采摘,而中国神话只是一个母题可以重新诠释。这里的理由可想而知,希腊神话故事是一笔失去继承人的遗产,中国神话故事则好比供给平衡历久弥新的家财。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

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希腊,埃及等,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均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然而,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似乎只有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了,希腊神话在荷马的《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并且有着极其严密的体系。就连我们不太熟悉的印度神话也有着相当完整的保存,诸如梵天,湿婆,毗湿等等。

然而,作为文明古国中独一份的中国,神话传说却只剩下了一些零星的片段,散落在古人的著作之中,毫无系统条理,完全无法与希腊神话相媲美,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图1 夏朝地图

我们都知道,自从启建立夏朝,开始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的等级阶层就格外森严。统治者作为天选之子来到人间统治万事万物,拥有者无人能及的地位。而统治者自己为了证明其血统的纯正,往往把先前劳动人民在神话传说中创造的劳动英雄们句为自己的祖宗,太高到天上去,自然,他们也就希望写进历史里的祖宗的事迹都是冠冕堂皇的。而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掌握着书写历史的笔杆子,所以他们如何书写之前的离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而作为统治中国思想界2000多年的儒家学说,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理论,敬鬼神而远之,对于上古荒诞神怪的传说,孔老夫子与他的弟子们绝口不谈,如此一来,神话传说不但未曾发扬光大,反而大有散失亡佚。

图2 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圣像

  • 神话转化为历史,这当时中国神话散失的重要原因,我们不妨先来举两个正面例子:

第一,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华夏之祖黄帝是长有四张脸的,然而这么吓人的样子如何作为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于是孔子巧妙地将其解释为是黄帝派遣了四个心腹之人去分治四方。(见《尸子》:“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此谓之四面也。’”)

第二,夔在《山海经》中,原本是一个一只脚的怪兽,每当它出现的时候都会伴随有狂风暴雨。但是在孔老夫子的口中,夔又变成了上古时期首领舜的乐官。后来鲁哀公还就这件事询问孔子,“传说中的夔是一只脚的怪兽,真的是这样的嘛?”孔子听罢,莞尔一笑,回答道:“大王您搞错啦,所谓‘夔一足’,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而是说像夔这样具有非凡音乐才能的人,有一个也就够了。”

孔子的解释虽然不一定真有其事,但从中也能看出儒家将神话历史化的高妙之处了。

既然统治者需要历史中的“祖宗”事迹都是英雄的,辉煌的,那么黄帝四面这样的形象是万万不能出现的,夔也不能是一个兴风作雨的怪兽。所以孔老夫子心领神会,将黄帝四面变作四个人去统治四方,将一只脚的怪兽夔变作是舜的乐官,这样一来也就迎合了统治者的利益。

但是如此改变之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却也因此遭到了厄运,经这么一改变转化,恐怕同时也就丧失了不少宝贵的东西。

图3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

  • 以上是从正面解释了神话散失的缘由,接下来我们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

从现在我们所了解的神话片段来看,神仙有好坏之分,“正义的神”成为了历代统治者的“列祖列宗”。那像刑天蚩尤,鲧,弈等等这样的“恶神”或者“邪神”该怎么处理呢?如果任由他们的故事流传,那岂不是要动摇了统治者的统治根基嘛?这样的情况万万不允许存在。于是,神话传说中的那些所谓的“邪神”和“恶神”们便以坏蛋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后羿射日,为民除害。但是在历史上却成了“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夏朝建立后,到第二任君主太康时期,太康沉湎酒色,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少数民族纷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这便是“太康失国”或者“后羿代夏”。可是后羿掌权之后,比之太康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一个不顾天下百姓,只知道沉溺于打猎的无道之人。

图4 后羿射日

第二,上古神话中,鲧私自下界并盗取天帝的息壤(指能自己生长的土壤),平定了人间的洪灾。但在历史之上却成为了“方命圮族”,翻译过来就是说鲧性格乖张,不服从领导管理,跟人民群众也搞不好关系,最终鲧被列为“四罪”之一,舜把鲧流放到羽山或者说是派祝融杀了鲧。

第三,共工在神话中不过是个有野心的天神,与祝融不和。但在历史上他也成了尧的水官(《尚书?尧典》),尧评价他为“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意思是说,共工话讲的好听,做起事来不按常理出牌又做不好。表面上恭敬,实际上无法无天。共工同样也被列为“四罪”之一,被舜流放于幽州。

图5 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

再如蚩尤无善行可考,大概也如共工一样是个有野心的天神,于是当他出现在历史中,大多是罪恶多端,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

如此一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神话都被修改为历史,这样的做法的确大大迎合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如此一来,上古神话传说也就渐渐消失,亡佚了。而只能散见于稀稀落落的古人典籍之中了。

但是如果没有古代历史学家有意无意的做了神话转化为历史的这种工作,现在仅存的这些神话资料会不会因为其他原因消亡更多也未可知。

文:延川先生

参考文献:《尚书?尧典》《山海经》《尸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5日 pm6:51
下一篇 2021年5月5日 pm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