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都是文言文-中国古文为什么叫“文言文”?

文言文那么难懂,难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的吗?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化文?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要问为什么,那就是文言文属于书面语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时运用的书面语言,普通百姓平时交流都是用口语。就如我们今天的书面语言虽然是白话文,但却比民间口语要有文学性。先秦时代,由于汉语词汇较少,书写材料匮乏,文人在竹简上写字多为刀刻,为减轻书写的劳累和节约书写材料,人们便较少

文言文那么难懂,难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的吗?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化文?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要问为什么,那就是文言文属于书面语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时运用的书面语言,普通百姓平时交流都是用口语。就如我们今天的书面语言虽然是白话文,但却比民间口语要有文学性。

先秦时代,由于汉语词汇较少,书写材料匮乏,文人在竹简上写字多为刀刻,为减轻书写的劳累和节约书写材料,人们便较少字数缩短语言来书写,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汉字代替多个词汇或语句的文言文。

汉代发明纸张后,由于早已形成了文言书写形式,文人们便继承了之前的文言文,并用文言文著书立说。而且在封建社会里,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是一个文人文学修养的基本标志。反之则不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普及。

实际上,即使在今天,书面语言和口语都有实质上的区别,书面语言大多具有文学性,而口语却十分随意。在词汇匮乏的古代,古书面语言和口语区别应该很大。口语也应该是白话,只是跟今天的口语相比,词汇要少得多。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较要难的多,那为什么古代人要选择用文言文呢?

孙庆国来试答:

现在使用的语言和文体是由文言文“演变”而来的。语言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记录语言的文体也是在不断变化,只不过比较慢,如果放在具有5000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日积月累,变化就很大了。

再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普及了人民掌握汉字的能力。如果问一问50岁的人,他们父辈、祖辈以上的人是否识字,估计多数人都是文盲。

70年前(建国以前),汉字及对汉字的使用是少数人权利,普通人是没有机会学到的。掌握汉字的多数人属于“贵族”,他们的生活离着百姓日常要远些。写出的东西“之乎者也”的,普通人听起来似懂非懂。他们文绉绉显得“高贵”。

1919年的“五四”运动,文化先驱们,打破了这些“铁律”。

什么是文言文,百度上给出的结果是:

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中国古文为什么叫“文言文”?

想了解一件事物,通常是从它的概念着手的。所以,在讨论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之前,我们要先对文言文这个名词有一定的认知。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使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

简单来讲,文言文就是古代的书面语,它只负责让人“写”和“看”。至于日常交流,那是口语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

除了文言文之外,大家最常看到的还有一个词,就是古文。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不论是诗词曲赋,还是策论制诰,不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而古文,则特指的是文言文中的散文。

因此,虽然我们平时说的古文是指文言文,但实际上,“古文”和“文言文”是不可以混用的。

搞清楚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1.从语言层面来讲,是为了学好现代汉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完整的名称应该是现代汉语。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则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

语言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就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许多语法词汇和修辞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演变而来的。所以,当拥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后,会加深我们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做到正确使用。

如“不然”和“不以为然”,两个都有不同意和否定的意思,但它们的具体用法却不相同。

“不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放在句子开头进行否定。而“不以为然”则必须和人搭配使用,还有轻蔑的意味。

同样是不赞同某人的看法,可以直接说“不然”,也可以说“不然,事情不是这样的”。换成“不以为然”,就只能说“XXX不以为然”,或者“XXX心中不以为然”。

因此,学习文言文,对于我们学好现代汉语是大有帮助的。

2.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讲,是为了提升自身素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断进行各种尝试。

尽管提升自我的途径有很多,但不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读书永远是门槛最低还最容易有回报的办法。

诚然,读文言文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但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当看到大海时,你一定不会只想说:“大海啊,你全是水!”那么你可以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当因为思念自己的那个TA而日渐消瘦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只想说:“你看,为了你我都瘦了。”那么你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忽然看到灼灼的桃花林时,时,你一定不会只想说:“哇!这些桃花真美!”那么你可以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你可以得到的,其实不止这些。

只要你愿意开始学习文言文,你会发现,你还可以得到更多。

3.从社会层面来讲,是为了教育下一代

说到部编版教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部编版教材的古诗文明显增多了不少。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校本教材,其中包括很多课外的古诗文。这就意味着,孩子学习古诗文的时间大大增加。

在学校里,在辅导班里,孩子学不懂,还有老师可以教。那么在家里呢?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可以去请教谁呢?

当然只有家长了。

所以,想象一下,当孩子在家里学习,拿着自己不懂的文言文来问你,你难道可以坦然地告诉他们,自己不会吗?

因此,学习文言文,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至少让他们的起点更高一些。

4.从国家层面来讲,是为了民族的传承

中华文明五千年,而文言文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

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华夏民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古人的聪明才智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象。

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历史其实惊人地相似,我们现在面临的,可能就是古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不读文言文,你就不会知道,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伟大复兴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

不读文言文,不熟悉传统与文化,我们拿什么来传给下一代,拿什么让我们的民族推陈出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所以,文言文不止要学,还非学不可。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学得像专业人士那么好。而是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这就够了。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7日 pm3:13
下一篇 2021年5月7日 pm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