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说文言文吗-古代的人都说文言文吗?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孔乙己的“之乎者也”,为何遭人嘲笑?孔乙己的“之乎者也”,是在平常谈话中说的,类似“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不会这样说话。好比女神跟你说:“我去洗澡了哦,回聊”,这就是口头语,但女神跟你说:“我去沐浴了,稍等片刻再进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孔乙己的“之乎者也”,为何遭人嘲笑?

孔乙己的“之乎者也”,是在平常谈话中说的,类似“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不会这样说话。好比女神跟你说:“我去洗澡了哦,回聊”,这就是口头语,但女神跟你说:“我去沐浴了,稍等片刻再进行交流”。这说法其实没有问题,可你一定会觉得她是女神经。

日常说话,要采用人类的方式交流,这种方式叫做口语,生活中,人们说话与写作是采取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说话是口语,写作是书面语。

这里就需要引入“言文分离”的概念

什么叫言文分离?言,就是语言,指口头语,文就是文章,指书面语,言文分离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章分开来。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在《古代汉语》中解释过文言文和口语的关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由此我们看出,在先秦时期,口语和书面语是很相近的,人们根据日常口语的习惯来著书,这个观点,像《论语》这种语录类书籍可以佐证,因为《论语》记录的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其形式和我们印象中的文言文几乎一致。

但是后来口语和书面语就发生了分离,因为口语发展太快,不断地都会出现新词汇,这些词用作书面是不合适的,如现代网络语,其实就是口语的一种,什么不明觉厉啦、猴赛雷啦;

再者,文言文语言高雅,精练,古代写书都写在竹简上,后来写在绢帛上,再后来发明了纸,竹简很重,而绢帛和纸都很珍贵,所以写作要追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文言文的特殊形式无疑是最适合的,而日常说话的口语,其实有很多无用词汇在其中,作为书面形式一来冗长、二来不够高雅。

因此,出现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

由于言文分离,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文言文是不用作日常口头交流的。那古人到底怎么说话呢,我们没办法回到古代去跟古人交流,所以只能推测――从一些较为通俗的文学作品,或非正式的书信中去寻找。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是古代的白话小说,所谓白话,实际上就是以口语为基础,再进行一些加工的书面语,因此,从“四大名著”的行文风格中,我们就能在一定层面上了解古人说话的特点,你看不懂文言文,但除了一些现代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外,你几乎能看懂“四大名著”讲的是什么,这就是因为“四大名著”比较通俗,口语化。

再,虽然文言文(书面语)很高雅,但口语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更容易表达。所以古代文人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的作品中,往往会采用口语化的词汇来辅助表达,就显得非常活泼,比如苏轼在给好友陈季常写的信中,就用到了“呵呵”一词: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睡觉使人快乐,你用再多再优美的文字,也不如一句呵呵说得清楚,这就是口语辅助书面表达的魅力。

可以偶尔为之,千万不要滥用。

回到题目,孔乙己之所以被嘲笑,不是因为他滥用之乎者也,而是在滥用之乎者也背后,表现出的是这个人的迂腐,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读死书,不懂变通。人们都在说茴香豆很好吃的时候,他来研究茴字的写法,这样的人不仅可笑,更是可悲。


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白话文是怎么兴起的?

古代人平常说话并不像文言文那样。书面语言与口语一直都有所区别,古代人平常说话也是口语化的,连皇帝都是这样。朱元璋的圣旨就很口语化,如其中一道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朱元璋没文化,那我看看雍正给年羹尧的“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上对天地神明,尔用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可见古人平常也大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主要在一些话本、小说中用。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流传开来,像大家熟悉的“三言二拍”就是白话文为主。现代意义的白话文是在胡适、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之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古代的人都说文言文吗?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是竹简、丝绸等物,因为价格和方便的问题,后来大规模使用时“纸”,来往“公文”使用“文言文”,“文言文”逐渐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文言文的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标注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所校对辑注,是为了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

在古代,读书人占少数,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机会、没有经济条件去读书的,不但不不可能说“文言文”,能听懂文言文的都是极少部分人。

读书人之间倒是有可能说“文言文”的,因为彼此之间都能够听懂。但是,读书人和不识字的老百姓交流肯定也说不起来“文言文”,对方听不懂,说了也白说。

官僚阶层的人说“文言文”吗?答案也是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官场应酬、与文人墨客打交道时可能会说“文言文”,和普通老百姓也要说大白话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主审案件时,用“文言文”说,这官司还怎么打呢?

简单地说古人说文言文,或古人不说文言文,都是很武断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讨论。

古人如何说话?他们说普通话还是文言文?

古代人说话,当然是说人话,文言文是书面语言,不是口头语言。

所谓书面语言,就是写文章、写诗词、写骈体文、写赋、写策论,写小说、写剧本等等,在书面写作时,使用的一种语法、用词较为规范的文字语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书面语言和书面语言,还有区别!并不是每一种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都好似题主举例那般深奥难懂。题主的举例出自《封燕然山铭》。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这段话大意是说,虽然我大汉和匈奴的这些战争打得很艰难,牺牲了很多,但我们用一时的流血换取了长久的和平,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战功刻在石碑上作纪念,彰显我们是为了和平而战!

嘛,小编这么一段废话,在石头上刻,肯定刻不下,还是得简化成“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这个《封燕然山铭》是汉朝官方用来宣扬战绩的,本就不是用来进行日常交流的

关于日常交流语言,我们分为两块,一块是语法,一块是口音

那么,语法上,比较贴近古代人民生活的文言文有哪些呢?

一个是出现在诗词中,一个是出现在小说里。

小编个人觉得,东汉末年流传开的《古诗十九首》就已经挺浅白了的,不过我们还是来一首更接地气的。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这首《菩萨蛮》和我们现代流行情歌差不多,有点像是“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不过这首情歌的意思更热烈,小编友情翻译如下。(其实不翻译,你们也应该看得懂。 )

我跟你发誓哦,如果要分手,除非是山烂了,铁秤锤能浮上水了,黄河枯竭了,白天看到星星了,北斗星跑南半球去了……,就算是这样了,感情也不是说结束就能结束的!除非半夜三更出太阳!(三更,换算成现代时间是23:00―1:00)

这比太阳从西边升起还要狠。这首流行歌是唐五代时期的。再往上,汉朝时的汉乐府,大家也比较熟悉的一首,就是《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以上,虽然有个别生僻字,但不影响我们的理解这首汉朝情歌的意思。

再来说小说,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红拂夜奔的故事。红拂是这么对李靖说的:

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唐传奇?虬髯客传

这句话已经做过书面加工了,也就是把对话做了删减,修整,只留精华部分。

如果进行扩写,红拂很可能是这么说的:“公子,妾侍奉杨司空已经N年了,跟在他身边,也是看了不少人,妾阅天下人,却没有一个能和公子相比的!正所谓,‘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所以妾特来投奔公子,愿随公子而去。”

唐朝时期,纸还很贵,如果像小编这么写,妥妥会引起读者公愤。到了明朝,小说对话虽然也是进行修剪过了,但已经相当接近日常交流了,比如《西游记》。(其实《西游记》属于白话小说,但可能在部分人眼里,还是算文言文)

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以上,这个对话已经相当接近我们现代人的交流了。

所以,就语法层面来说,如果穿越到古代,日常交流不用太担心什么。

要担心的是口音。

题主说到的普通话,就属于口音部分。

官方语言的口音变化,学术界主流认为的变迁是这样的:

雅音――商、周。洛阳语(今河南洛阳)秦朝太短,暂无史料考据。

洛语――汉、三国、魏。从上面说的雅音演变过来。

吴音――两晋南北朝。北方士族世家,迫于战乱大量南下金陵(今南京),上面提到的洛语与金陵方言融合了一下,形成了吴音。

长安官话――隋、唐、五代。以上面提到的洛语、吴音为基础,融合了长安话,最终形成《唐韵》,史称秦音。宋朝时,进一步扩展了《唐韵》,最终演变为《平水韵》。

元大都汉语――元大都,即今天北京,以北京一带语言为基础,学术上认为接近今天的普通话。

南京官话――明、清朝前期。重新再把上面的提到的吴音,以江淮流域为主,梳理了一下,形成南京(今南京)官话,但这里的吴音和南北朝形成的吴音已有较大差距,史称“中州音”。

北京官话――清朝中后期。是北京(今北京)方言和“中州音”的结合,和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者差别,可参考昆曲和京剧的差别,当然,乍听之下,感觉发音区别不是特别大。

以上,和没耐心看的同学,拎一下重点。

1.现代普通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朝,为今天北京一带方言

2.元朝以前,以洛阳话为基础,先是融合了南京方言,形成吴音,后来又融合了北方语言,融合来融合去,最后在江淮一带形成了中州音。江淮一带,对照今日的地理位置如下:

安徽中部和中南部、江苏中部和中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东北部地区。

3.简单来说,普通话=北京一带方言+中州音

综上,以语法+口音来看,最适合穿越的年代是明清,日常口语交流基本不太会有障碍,除非你遇到的人不会说官话,只会说方言……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2:23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