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安全的文言文-关于消防的安全古诗有哪些?

关于消防的安全古诗有哪些?消防安全在今天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他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居家幸福。其实早在古代,消防就已经是一门重要的督防工程了。在古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而西方国家多采用石质结构,木质建筑,它有

关于消防的安全古诗有哪些?

消防安全在今天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他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居家幸福。其实早在古代,消防就已经是一门重要的督防工程了。在古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而西方国家多采用石质结构,木质建筑,它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一旦发生火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到其他建筑,导致整个地区都陷入熊熊烈火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古人想出了分隔技术。所谓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间做技术处理,涂上湿润的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在后来的发展中,在建筑中加入防火墙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防火方法。北宋的《营造法式》被称为古代消防标准的专著,其中对建筑的防火墙有专门的尺寸标准。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烧陶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已经把烧陶区和生活区分开,其中有一个考虑就是防止引发火灾。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职能逐渐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从单体建筑出发,而是转向城市消防规划。宋代,很多城市里都设置了望火楼,楼顶有两人值班,发现城中有火情就及时报告,以便官府组织救火。望火楼,就是中国最早的消防站。明代实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队伍和义务消防组织“火灶”。设置水缸、麻搭、火钩,组织人员,往来巡视,遇火则击拆报警并配斧、瓮、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较严密的灭火制度,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开始进入中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1年)后,清政府购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装备――洋车式水龙(简称洋龙,即腕力龙,装有轮盘推动,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后发展至马达发动出水,称机龙)一架,雇夫役50名,救护衙署兼顾地方火灾。储水是救火的关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内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銮金水缸。由于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称为“太平缸”。太平缸贮水的消防设计思想,与今天的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同为一源。除此之外,古人们在消防安全上,还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发明与设计,事实证明这种意识已经早已植根于他们心底。回过头看,我们发现不管是在今天还是过去,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总是一致的,这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小我问题,是一个关乎民族延续与发展的大话题。这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证,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筑美好的明天。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55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