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讲文言文吗-古代的人都说文言文吗?

古代的人都能听懂文言文吗?普通人是听不懂的。看也看不懂。中国的语言文化很有意思。在中国古代,书面语与口语长期割裂,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几乎到了难以逾越的地步。书面语,就是人们在书写和阅读文章时所用的语言。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是一致的,几乎没有差异。现在的流

古代的人都能听懂文言文吗?

普通人是听不懂的。看也看不懂。

中国的语言文化很有意思。

在中国古代,书面语与口语长期割裂,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几乎到了难以逾越的地步。

书面语,就是人们在书写和阅读文章时所用的语言。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是一致的,几乎没有差异。

现在的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体都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书面语和口语还相差不大,普通人也能听懂书面语文言文。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此后的两千年里,口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和通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文言文基本保持不变,一直延续近两千年。成为读书人的专用。普通人看都看不懂,听就更听不懂了。

文言文,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行文简洁,音韵和谐,很多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中学的时候背过很多文言文,出师表,过秦论,滕王阁序,等等等等,现在还能随口诵读。

但是时代在发展,文言文终究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实际上最少在明朝,口语已经与今天的口语相差无几。三国志平话就是用当时的文言白话文写的,是经过加工的白话文,十分通俗易懂。

书面文言文与口语的分离,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所以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广白话文。

鲁迅,胡适的一大批名家创作了极具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

现在又有一些人,推崇写文言文,觉得写文言文很高雅。写一写谬误百出、半文不白的所谓文言文,贻笑大方,其实是脑子瓦特了。

须知,只有鲜活的语言,才最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中国的语言每分每秒都在产生心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向前看而不是向后,最为重要。文字工作者也应该如此。

古代的人都说文言文吗?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是竹简、丝绸等物,因为价格和方便的问题,后来大规模使用时“纸”,来往“公文”使用“文言文”,“文言文”逐渐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文言文的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标注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所校对辑注,是为了便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

在古代,读书人占少数,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机会、没有经济条件去读书的,不但不不可能说“文言文”,能听懂文言文的都是极少部分人。

读书人之间倒是有可能说“文言文”的,因为彼此之间都能够听懂。但是,读书人和不识字的老百姓交流肯定也说不起来“文言文”,对方听不懂,说了也白说。

官僚阶层的人说“文言文”吗?答案也是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官场应酬、与文人墨客打交道时可能会说“文言文”,和普通老百姓也要说大白话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主审案件时,用“文言文”说,这官司还怎么打呢?

简单地说古人说文言文,或古人不说文言文,都是很武断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讨论。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8:52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