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古人说话真的是用文言文吗?天天之乎者也还是有其他表达方式呢???古人平常说话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都在正常交流之中。??只有文化人在书面表达时,使用“文言语言文字”。??为什么书面语言使用文言呢?这是社会环境、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造纸术发明以前,商朝时人们把字刻划在甲骨上。后来又相继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帛是丝制品的总称,价格昂贵。竹简就是用

古人说话真的是用文言文吗?天天之乎者也还是有其他表达方式呢?

??古人平常说话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都在正常交流之中。

??只有文化人在书面表达时,使用“文言语言文字”。

??为什么书面语言使用文言呢?这是社会环境、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造纸术发明以前,商朝时人们把字刻划在甲骨上。后来又相继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帛是丝制品的总称,价格昂贵。竹简就是用竹子制成的竹片,又称竹木片。

??秦汉时期的竹简一般长23厘米,宽1厘米,厚0.2至0.3厘米。一根竹简通常只坚着写一行字(毛笔),一篇文章要用许多竹简。在这种现实之下,逼迫写文章必须简短,字数越少越好,这样就出现了我们现在说的“文言文”。

??文言语言词汇中,往往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有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等。现在说的“之、乎、则、也、以、焉、哉”都属于文言虚词。而通假字也很多,如:“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同“智”;“系上牛头充炭直”中的“直”, 通假为现在的汉字“值”。通假字就是古人不小心写下错别字,后人尊重先贤的劳作,没有改动,尊重“原创”,给先哲们留足了面子。

??文言文,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我们先贤先哲们留下的重大文化遗产。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这其中确实有不小的误解。

许多人真的以为,古人说话就跟书里写的一样,呜呼哀哉,之乎者也!

我举一个误解的例子,好比“朕”。

朕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不少人会说,朕当然是口语,皇帝都是自称为“朕”的,不信,看影视剧里都是那么演的。比如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在做皇子时,口口声声都是“我”如何如何,一旦当上皇帝,马上改口,都说“朕”如何如何了。

我告诉大家,“朕”是书面语,而且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文言。这个词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最先用于一般人,从秦始皇起,才为皇帝的专用词――是书面的专用词。

好比朝廷发诏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通篇文言,怎么可以夹杂一个口语“我”?皇帝在诏书中就自称“朕”。其实,古代的诏诰敕谕都不是皇帝本人写的,而是由大臣代笔,不过他们需用皇帝的口吻,所以归了包齐,“朕”是皇帝本人和大臣都可以用的字眼,但它只在具有法律地位的朝廷文书中使用。

为了凸显皇帝的金口玉言,多数古书在引述皇帝之言时,也用“朕”这个字。

结果今天的人就上当了,以为皇帝开口闭口,都说“朕”如何如何。

可见古人主要用书面语写作、记事时,给今人造成很大的困惑。

中国古代自文字产生,“书面语”就自成一套系统。在古人的生活中,阅读,是文言文,说话,是口语与方言。

文言文的最大特点,是异常简洁,概括力非常强;缺点是表达上容易概念化,不容易写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饱满的细节。所以古书长于约略记事,而十分缺乏场景及人物心理的详细描写,更没有出现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那样的史学巨著,古书读来,并不那么够味。明清时期,小说创作主要使用白话文,才在艺术上达到新的高峰,如果沿用文言,那就很难了,而且不大会出现长篇小说。

但由于文言简洁,规范性强,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标准化文字,这对于我们这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维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方言太多了,俗话说“三里不同音”,然而不论走到哪里,文字都是相同的,大家读的书是一样的,而且这些书一读几千年,先秦时人写的书,明清时代的人照样认得,这是异常神奇的!而中国统一的共同文化及心理基础,由此而形成。

如果当代人穿越到过去,会发现古人说话,与今天差别不是太大,大体是能够对上话的,有些我们以为的新词,古人早就在用了。你语音怪,古人也不会怀疑你是穿越来的,顶多想你是来自哪处乡下。

然而,果然你不懂文言文,看不懂书,写不来字,那么在古代就是个文盲,只能做些低级的体力劳动。像项少龙那样,能做到项少傅,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穿越秘籍第一条,就是学好文言文!莫怪我没提醒你哟!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0:06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am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