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文言文-名词作状语有哪些情况?

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的几种用法?摘要:在现代汉语里,状语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相当普遍。一、普通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有的表比喻,有的表对人的态度

文言文中名词状语的几种用法?

摘要:在现代汉语里,状语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做状语。

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做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做状语却相当普遍。一、普通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有的表比喻,有的表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有的表示工具、凭借或方式。

1.表示比喻。这是拿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1)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3)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4)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广苏建传》)简析:(1)句中“犬”名词,用做状语,“犬坐”意思是“像犬一样坐着”。(2)句中“云”用做状语,“云集”意思是“像云一样聚集起来”;“景”通“影”,“景从”意思是“象影子一样跟从”。(3)句中的“人”和(4)句中的“鸟兽”跟(1)句中的“犬”用法类似。这种用法修辞的意味非常浓厚。

2.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什么是名词作状语请用文言文举例?

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有哪些情况?

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

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

(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 “南指”“向南指”。

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 “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

(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坐在面前”。

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作用有哪些?

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作用有哪些:

名称作状语的类型:

表示出处.

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

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

表示对人的态度.

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意为“想对待奴虏一样”.

表示比喻.

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意为“像蛇一样”.

又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意为“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像影子一样(跟随)”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pm6:01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pm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