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言文故事-《世说新语》里有哪些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有哪些?世说新语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根本说不过来,而且都是文言文,需要对晋朝及之后十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才能比较深刻的理解说的是什么,否则很容易被绕晕,毕竟是古人写的书。发个大目录看看吧,每个小目录里都还有很多的故事,真是太多了,读起来也辛苦,不过读明白了还是满有意思的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上卷德行第一言语第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世说新语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根本说不过来,而且都是文言文,需要对晋朝及之后十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才能比较深刻的理解说的是什么,否则很容易被绕晕,毕竟是古人写的书。

发个大目录看看吧,每个小目录里都还有很多的故事,真是太多了,读起来也辛苦,不过读明白了还是满有意思的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上卷

德行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文学第四

中卷

方正第五雅量第六识鉴第七赏誉第八品藻第九规箴第十捷悟第十一夙慧第十二豪爽第十三   

下卷

容止第十四自新第十五企羡第十六伤逝第十七栖逸第十八贤媛第十九术解第二十巧艺第二十一

崇礼第二十二任诞第二十三简傲第二十四排调第二十五轻诋第二十六假谲第二十七黜免第二十八俭啬第二十九汰侈第三十忿狷第三十一谗险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纰漏第三十四惑溺第三十五仇隙第三十六

《世说新语》中哪个故事最让你印象深刻呢?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反映三国两晋时期的门阀士族言行的著作。

这本书具体的作用相当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名人微博集锦。

以史为鉴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些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一,虚构母亲生病请假却遭杀头

陈仲弓担任太丘县县令,当时有个小官吏假称母亲生病请假去幽会女朋友。

结果发朋友圈秀恩爱被发现了,于是陈仲弓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将其处死。

太丘县主簿觉的仅仅凭虚构原因请假,这是杀头有点过,于是建议拷问看看有没有受贿、渎职等其他罪行。

陈仲弓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拷问其他罪行,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于是就把小吏杀掉了。

二,美男和丑男的故事

形容一个男的长得帅,有个词叫貌比潘安。潘安帅到什么程度呢?

他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都会牵着手围绕着他。

而与潘安同期,有一个著名的大才子,叫做左思左太冲。

左太冲非常有才华,“洛阳纸贵”就是形容他的作品,有多么的受欢迎。但是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会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三,会拍马屁

桓玄篡位之后,刚坐上皇帝龙椅,他的坐榻就要塌陷,群臣都大惊失色,以为是不祥的兆头。

这时候侍中殷仲文上前说道:“这是由于圣上道德深重,厚重的大地也不能承载。”

当时在场的大臣们都认为他说得很得体。

四,王羲之和王献之是谁的书法更好?

王羲之和王献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书法家父子,那么他俩谁的书法更好呢?

王献之自己认为他已经超越父亲王羲之的水平,但是谢安却比较推崇王羲之的书法。。

谢安于是故意问王献之:“您的书法和你的父亲相比谁的更好?”

王献之回答说:“我们两个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谢安说:“外面的议论绝不是这样。”

王献之说:“外人哪里会真正明白?”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世说新语》里有哪些故事?

1、【难兄难弟】【含义】 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故事说明】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拓展】这是一个有关兄弟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对兄弟的故事来。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中秋夜击鼓传花取乐,贾政看了宝玉、贾环作的诗后说:“可见是弟兄了。……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想那古板的贾政也能玩幽默,实是不容。不过他老人家的幽默大概没什么人敢领会罢。难兄难弟一语,后来也多用做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例如元朝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中有语:“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不过读音大概是由第二声变为第四声了。2、【割席绝交】【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故事说明】三国时,华歆、邴原、管宁被时人称为一条龙,华歆年称龙头,邴原居中为龙腹,管宁年为龙尾。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虽则如此,但两人的性格却不同。管宁高洁,一生不曾进仕;管宁则经世致用,功名累世。通过两件小事,管宁目睹了华歆捉金出看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拓展】这个故事无非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很多人却因此得出华歆贪慕荣华、德行卑污的结论来,说捉金是慕金钱,看轩冕是慕权势,这却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华歆是个品行高洁的人。同是世说里的故事,有华歆送还礼品和顺路救人的故事,可见一斑。就拿割席绝交的故事来看,“捉金而掷”,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拾金不昧嘛。至于出去看过门的轩冕,这就让我们想起太史公笔下的刘邦和项羽,一个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感慨,一个发出“彼当取而代之”的壮语,这在太史公看来,是优点啊。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我分享一下我认为很有哲理的三个故事。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个人。管宁。汉末三国时,终身隐居不仕 。华歆,先事孙权,任豫章太守。后投曹魏。官至司徒。封爵博平侯。(割席分坐图)

华歆像

二: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人做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乎?儿徐(从容的)进(上前)曰:大人(称呼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不久)亦收(逮捕)至。

孔融像,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死于曹操之手。三: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面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会像,后为曹魏廷尉。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8日 pm6:35
下一篇 2021年5月8日 pm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