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完结版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我我_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我我)已完结小说

小说《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现已完本,主角是我我,由作者“猫猫今天爱上了狗狗”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门简单的专业课,直到快要期末老师开始催我们交普通动物学的课后思考题思考结果,我才发现我错了,我错的太离谱了,十几章的课后思考题,我竟然只字未写。如果上天可以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及时完成普通动物学课后思考题。…

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

穿越重生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是作者“猫猫今天爱上了狗狗”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我,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在假体腔中,中胚层只形成了体壁的肌肉层,而动物的肠壁没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假体腔动物的肠壁仍然是单层细胞。假体腔内也没有体腔膜,其管系统均游离在假体腔内。假体腔是一种初级的原始体腔形式,它不是由于中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而是胚胎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形成的体腔,但是体壁有了肌肉层…

精彩章节试读

第五次课后思考作业。

现在开始。

1.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意义?

身体分节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1)增强了运动机能;

(2)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3)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是生理分工的开始

次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发展:

(1)消化管壁有肌肉,增强蠕动,提高消化机能;

(2)促进循环、排泄器官发生,使动物体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机能完善化;

(3)体腔液流动辅助物质运输,且与体节伸缩有关。

2.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是如何形成的?与假体腔有什么区别?

假体腔是动物界中最先出现的体腔形式。在假体腔中,中胚层只形成了体壁的肌肉层,而动物的肠壁没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假体腔动物的肠壁仍然是单层细胞。假体腔内也没有体腔膜,其管系统均游离在假体腔内。假体腔是一种初级的原始体腔形式,它不是由于中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而是胚胎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形成的体腔,但是体壁有了肌肉层。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分化出来的,由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围绕而成,因而体壁和肠壁都有发达的肌肉。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加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

3.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1)比较原始的环节动物,排泄器官仍为原肾管,是由体腔上皮形成,开口于体表。由管细胞与排泄管(原肾管)构成,管细胞的鞭毛在排泄管内,这与扁形动物的焰细胞不同,排泄物由开口在体壁的排泄孔排出。

(2)多数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后肾管,来源于外胚层。实际上是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数目不定,每体节1对或多对。

(3)以环毛蚓为例,每个体节有很多的小肾管,是典型的后肾管,每个小肾管是两段开口的一条迂回盘曲的管状结构:一端穿过节间膜开口在下一体节的体腔内,呈表面有鞭毛的喇叭形,称为肾口或内肾口;一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壁。称为肾孔或排泄孔。很长的小肾管周围布满血管网,肾管后端为较粗的膀胱。喇叭口收集体腔液内的代谢废物进入肾管;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也在血管网处进入肾管,并重吸收肾管内某些盐离子、水分,剩余的代谢产物经肾孔排出。隔膜和咽部具有小肾管,开口于肠道内,排泄物经肛门排出体外,因此也被称为消化原肾。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并重吸收肾管内某些盐离子、水分。

4.名词解释。

(1)同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身体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分节形式。

(2)异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身体各体节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的分节形式。

(3)次生体腔: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的空腔,即次生体腔或称真体腔。

(4)疣足:疣足是体节两侧体壁向外突出的扁平状物,可分为背、腹两叶,分别具运动和支持的作用,为原始附肢。

(5)闭管式循环:环节动物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环形血管以及它们分支间微血管网构成,血液始终在密闭的血管中流动,为闭管式循环。

(6)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

结束,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啊。

小说《重生之我在农大上普通动物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am1:58
下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am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