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 文言文-古代人为什么使用文言文,不使用白话文?

为什么现代人写不出古代那么优秀的文言文?我也喜欢文言文写作,对此有一个小看法。首先,大家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古人写的才是纯粹的正宗古文,现代人写得只能叫仿古文。古人写得再不好也是古文,现代人写得再好也不是古文。这是对古文不

为什么现代人写不出古代那么优秀的文言文?

我也喜欢文言文写作,对此有一个小看法。

首先,大家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古人写的才是纯粹的正宗古文,现代人写得只能叫仿古文。古人写得再不好也是古文,现代人写得再好也不是古文。这是对古文不理解的心态,带有一定的心理偏见。

其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特性。古文也是一种书面用语,也很难逃脱这个先天的局限性,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这个时代的语言特性。比如说吧,清朝以前的词语多是单音节词,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双音节词所占比例小。而现代语言里双音节词居多,三音节及其以上的词也很常见,主要体现在名词上。若是把这些词带入古文中,看上去就有不伦不类的感觉。你若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先秦和明清的古文,这种感觉很明显。再有就是字、词演变方面的问题。古代很多字词现代已经不用了,变成生僻之词。现代取而代之大多是双音节及其以上的字词,很富有现代气息。其实这些词不太适合入古文,但是又别无选择只能用。一旦用了,被视为假古文也在情理之中。我一直想用先秦的字词写一篇“真正”的古文,但如果我不注释的话,估计大多数人很难看懂。

第三,很多人看到一篇现代写的古文,会有意无意的找同类古文名篇对此。这就等于用大师级的标准去衡量草根,心理落差显而易见,也就会得出今人不如古人的结论。

第四,现代人再写古文也不可能完全跟古人的文章一样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最多也就是高仿古文而已。这就又有很多问题了,我们究竟能仿到什么程度?这也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就算将来古文写作真的能兴盛起来,现代人写的古文也只能被后人称之为类古文而已。

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观点,希望大家补充。总之呢,现代人写古文还属于一个比较新兴的领域,有很多经验需要探索,有很多技巧需要创新。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能写出多少和古人一样的古文,而是我们在古文写作方面能比古人有多少进步!

古代人为什么使用文言文,不使用白话文?

这与书写工具的发展有关。在毛笔、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书写文章是刀具将文字刻在竹木简上,商朝时更是刻在甲骨上,你想刻字是多么的难,若要用白话文,那得刻多少字。因此就要求在写文章时字数越少越好,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起丰富越好,每句话越简洁越好。

我们看电视上,秦汉以前所有书籍都是一捆一捆的竹木简,传说秦始皇每天要阅读一吨多重的奏章,那要是用白话文恐怕得多几吨。而且文人、大臣们都还得配专门的刻字工,用来刻写文字。毛笔发明后不用在刻字了,但还没有纸张,还得写在竹木简上,另外还可以写在丝绸、羊皮等器物上,但这些东西都不方便大量使用,因此文章还是以简洁为好。

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才大量生产,人们可以用纸张写文章了,但是由于生产力落后,纸张的生产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没有印刷术,所有文章都需要人工去抄写,这些都费时费力,因此还不能用白话文去写文章。

唐朝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书籍才得以印刷,但是每篇文章都得刻一个版。到了南宋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技术才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文人写文章才慢慢写长,话本才出现。到明代时书写、印刷工具已十分成熟,除官方文章外小说得以繁荣,但由于人们写文章的习惯,小说的语言中仍还有大量文言文,但已经出现了许多口语。特别是为了说书人的方便,也为便观众能听得懂,白话文也逐渐出现在小说中。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坛刮起了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正式成为人们写文章的语言方式,文言文这时才淡出人们的写作视野。但还有一些老旧文人习惯用文言文写文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向老百姓普及,人们才彻底抛弃文言文。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9日 am4:04
下一篇 2021年5月9日 am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