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偾表文言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徙木偾表》原文: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徙木偾表》原文: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释义: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数并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怀疑了。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扩展资料《徙木偾表》作者是南宋洪迈。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是他们向百姓证明政令、树立威信的一种方法。

商鞅徙木立和吴起愤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商鞅变法是一次极其深彻的改革,它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废除奴隶制、贵族封地制,使奴隶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建立军功制的同时贵族的私兵土地全部废除,使人民的劳动热情和战斗欲望极度增强,同时国家的力量高度凝聚,在这其中原本社会的主体――贵族的固有利益被剥夺,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被重整。贵族的怨恨和最后的反抗是全部冲着商鞅的,所以商鞅的死是变法的重要一步。

再说,商鞅在世的时候秦国变法已经基本完成,法令也基本深入人心,而那时贵族集团也已经被打击到了将亡之地,所以必然有一次孤注一掷的反击,而嬴驷(即秦孝公之子,后来的秦惠文王)也恰恰是通过商鞅的死欲擒故纵把这股强大到可能是变法功亏一篑的阻力通过商鞅的死进行疏导,同时借此激起变法以来积蓄的民间的力量将变法彻底达成。

而纵观其他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变法,尤其是跨度极大的变法几乎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关键就是改革跨度大了必然涉及利益的再分配,就必然有人失去旧有的利益,而且人民对新生事物的恐惧也会被利用成为一股力量,所以从吴起、申不害、商鞅到后世的戊戌变法,变法本身就是用生命贯彻自己的理念。

而我们更应该从中看出的是一种法家的精神,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吸取了法家对战国开的药方――中央集权,却绝不敢留下的东西正是这种锐意变革、不懈更新的精神,法家韩非坚持后胜于前,所以法家士子不断的思考国家的未来,并为了自己的理念不惜己命不畏挫折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不符合中国的中庸,但却是中国战国时期之所以日异月新并率先摆脱奴隶制的源动力。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9日 am9:03
下一篇 2021年5月9日 am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