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文言文中的曾读什么-“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

“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曾有两个读音:zēng和céng读zēng时基本字义:1.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古同“增”,增加。3.竟,简直,还4.姓。读céng时基本字义:1.

“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

曾有两个读音:zēng和céng读zēng时基本字义: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4. 姓。读céng时基本字义: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2. 古同“层”,重(chǒng )。其中《核舟记》中: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读zēng《愚公移山》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读céng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的读音是什么?

“曾”的读音是:[zēng]。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意思: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出处:《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所作。

原文节选: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译文: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文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题思想即恒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愚公移山》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的读音是什么?

“曾”的读音是:[zēng]。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意思: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出处:《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所作。 原文节选: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译文: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9日 pm9:36
下一篇 2021年5月9日 pm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