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者的用法和意义-求古文中“而,之,焉,于,者”的意义和用法,劝学里的,谢谢?

求古文中“而,之,焉,于,者”的意义和用法,劝学里的,谢谢?【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之】(二)助词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求古文中“而,之,焉,于,者”的意义和用法,劝学里的,谢谢?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之】(二)助词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焉】(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于】(一)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多种组合关系。

1.在,从,到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者】(一)助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可译为“个”、“样”之类)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五蠹》)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7:09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