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或者”怎样说?或者的本义是“或”,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古人在单指选择关系的一方时,加上代词“者”,就变成了“或者”。也就是说“或者”本来就是文言文的说法。例如: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或者曰。――清?洪亮吉《治平篇》古今“或者”的区别在于:

文言文中的“或者”怎样说?

或者的本义是“或”,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古人在单指选择关系的一方时,加上代词“者”,就变成了“或者”。也就是说“或者”本来就是文言文的说法。例如: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或者曰。――清? 洪亮吉《治平篇》古今“或者”的区别在于:现代的或者是一个词,连词,意思还是或:“他或来或不来” /“他或者来或者不来”;文言文中的或者则是两个词组成的词组,连词“或”加上代词“者”。者,指代选择的一方。

“及”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义如下:

1、用作动词,意思是:赶上;追上。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义: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2、用作动词,意思是:至;到;到达。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释义: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3、用作动词,意思是:遭遇;遇到。出处:春秋?佚名《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 释义: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

4、用作动词,意思是:推及;涉及。出处: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释义: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5、用作动词,意思是:来得及。出处:汉?刘向 《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释义: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

6、用作动词,意思是:赶得上;比得上。出处:先秦?佚名《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释义: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词,意思是:等到;到了。出处: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释义: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8、用作介词,意思是:趁着。出处:先秦?左丘明 《子鱼论战》:“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释义: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9、用作介词,意思是:跟,与。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释义: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10、用作连词,意思是:和,与。出处:魏晋?李密 《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释义: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6。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7.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8.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9.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打得好累啊!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8:53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