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什麽意思?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什麽意思?取消句子独立性(简称:取独),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介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麽意思?

取消句子独立性(简称:取独),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介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1、从心理上说,让读者从头就知道句子未完,就期待下文,这样句子更觉紧凑。

2、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化成短语的形式,做句子的主语,原来的附加语则提升为句子的大谓语,占据重要的地位了,从而突出了大谓语的作用。

3、从语气上理解,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具有停顿,舒缓语气,突出谓语,加强情感的作用,用现代词语来说,就是缓冲句子。扩展资料:“之”作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在中学课本上频频出现,具体说来,又有四种类型。1、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主语。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美我”本来意思是说“我妻子认为我美”,“吾妻”是主语,“美”是谓语,主谓间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意思是“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吾妻之美我”译为“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变成了这个句子的主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师道不传”意思是“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师道”是主语,“不传”是谓语,加了“之”之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从师的风尚不流传的事实由来已久”,“师道之不传”译为“从师的风尚不流传的事实”,也变成了这个句子的主语。2、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宾语,例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兵来”意思是“秦国出兵来攻打”,“秦兵”是主语,“来”是谓语,而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想不把和氏璧送给秦国,又担心秦国出兵来攻打”。“秦兵之来”变成了“患”的宾语。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民多于邻国”意思是“老百姓比邻国多”,“民”是主语,“多”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大王如果知道这些,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民之多于邻国”变成了“望”的宾语。3、取消独立性后,作句子的状语。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臣壮”意思是“我年轻”,“臣”是主语,“壮”是谓语,但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臣之壮也”译为“我年轻的时候”,变成了表时间的状语成分。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往来”意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行李”是主语,“往来”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出使的人来来往往的时候,(我们)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行李往来”同样变成了整个句子的状语成分。

4、取消独立性后,作复句的分句。例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邻厚”“君薄”本业的意思是“邻国的势力雄厚”,“您的势力相对消弱”,它们分别两个各自独立的句子,“邻”“君”与“厚”“薄”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但加了“之”字后,意为“如果邻国的势力雄厚了,那么您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前后现在联系紧密,构成了假设关系的复句。“邻之厚”“君之薄”作了前后的分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寡人之于国也》):“王好乐甚”意思是“大王非常喜欢音乐”,“王”是主语,“好”是谓语,加了“之”字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大王既然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应该治理得不错吧?”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古文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独立性就是指一个独立存在的词语或句子结构,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如果在这些完整的结构中间添加一个“之”,那么这个句子的独立性就被取消了,失去了独立的结构。所以,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专门针对“之”的用法而言的,在古文中起到调整音节的作用,用现代词语来说,就是缓冲句子。例如: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我爱香山.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爱香山”,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古文中,“之”用在主谓语之间时,常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 ”。“悍吏来吾乡”中的“悍吏”为名词,作主语,“来”为动词,是“悍吏”发出的动作,作谓语,所以这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主谓结构,但现将“之”插入“悍吏”和“来”之间,则使这个主谓结构遭到了分解,从而失去了它的独立性。这就是所谓的取消句子独立性。至于“忠之属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古文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

不是“的”,是“之”。用法与“的”同。 文言文中,“之”只在一种情况下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那就是将某个主谓句用作大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分句的时候,主谓之间必须加“之”。 先用现代汉语举例。比如说,“老师详细讲解”,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要直接将这句话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是不通顺的。例如:“老师详细讲解让大家都明白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其中,“老师详细讲解”做主语,明显不通,需要加上“的”,变成“老师详细的讲解让大家都明白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作宾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句子的主语、宾语必须是名词、名词性词组或短语,而不能是一个句子。只有加上“之(的)”才能变成偏正结构的短语或词组。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如此。 再来看文言文。 “吾妻美我”(我妻子认为我美),可以打上句号了,因为它的语意完整,是一个句子。如果将它作为“私我也”(是因为偏爱我)的主语,必须将“吾妻美我”变成一件事、一种情况,使它名词化:“吾妻之美我者”(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 根据这个分析,可以举一反三。文言文中,凡是用主谓齐全的短语、句子做主语、宾语时,都必须加“之”来取消独立性。例如:国富、兵强、山高、水清、月圆、海深等等,在文言文中都可以是完整的句子,将它们做大句子的成份时,都必须加“之”。

请问什么叫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结构助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比如“父母爱子”,主语是“父母”,谓语部分是“爱子”,可以成为完整的句子,但中间加上个“之”,变成“父母之爱子”以后,语意就不完整了,变成一个偏正词组不能离开上下文而独立成句了,语法学界管这种现象叫“取消句子独立性”。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p461)说:“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细分起来,有两种情况:

第一,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表示语意未完,让读者或听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第二,这种“之”字又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例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以上两例“之”处在作主语的主谓结构之间。

有时候,不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作句子的主语。例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同上)

此外,作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也可用“之”字隔开: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

唯恐缄滕扃琬之不固也。(庄子?渺箧)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11:50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