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详解与阅读-如何才可以背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

如何才可以背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首先,在你学习文言文阅读方法之前,先了解一下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如果你不懂得它的意义,那么学习文言文时可能会抱着一种很被动、很抵触的态度。这是不太利于你学习的。学习文言文,首先,你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的一些

如何才可以背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

首先,在你学习文言文阅读方法之前,先了解一下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如果你不懂得它的意义,那么学习文言文时可能会抱着一种很被动、很抵触的态度。这是不太利于你学习的。

学习文言文,首先,你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的一些精华是通过文言文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传递给我们的。你通过阅读文言文,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义。

第二个方面,学习文言文也有助于自己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有的同学不太清楚文言文学习和现代文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些同学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古人平常说话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文――“之乎者也”这样的一种表达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古人说话跟现代人说话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白话,就是通俗的口语。但是,古代和现代的区别在于:现代人说话是用口语,写作也是用口语。所以,这就造成了现代文的写作有时会非常随意,不够规范和精练。

而古人不是这样的。古人说话是说口语,是比较随意的,可是,一旦写下来,他们就非常在意语言文字的精炼程度。所以,其实我们学习文言文,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比我们平常的说话更精炼、更正式、更讲究。而现代文可能就会失于随意。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一些文言词汇,你还会学习到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一种考虑,或者语言表达上的某种技巧。所以,它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你进行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学习。

第三个方面,最直接的或者说最功利的一个目的,就是应对中考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在我们的整个初中的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的内容。我想,这样一种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让我们掌握老师教大家的这几篇文言文,而是要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指导我们阅读课外的文言文。当然,这个文言文的难度并不大,是浅易的。如果我们实在读不懂文言文之时,则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基本的内容。所以,大家会发现,我们对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并不是要机械地记忆老师在课上所讲的个别字词或句子的意思,而是要具备一种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教材规定背诵和默写的古代诗文,需要你在反复背诵和默写中去掌握。第二个方面,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第三个方面,了解句义,能够将一些文言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第四个方面,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当你了解了中考针对文言文考查的这些内容,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了。

那么,我们需要培养的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主要有哪些呢?归纳起来主要有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字训义。字训义的意思就是看到文言字词,要能够推测它的意思。当然,这个推测是有迹可循的,是有方法和规律去学习和摸索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句贯意,是指对于一个句子,要能够连贯地掌握它基本的含义。那不是个别字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了解个别字的意思之后,要把它融会贯通成一句话的意思。第三个方面就是文寻脉。我们能看出一篇文章整个进展和写作思路。我们知道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是为什么?这就是文寻脉。而第四个内容就是篇会旨。通过一篇文言文学习,我们要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这就是篇会旨。所以,总结下来,我们需要培养的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就是:字训义、句贯意、文寻脉和篇会旨。

我们今天先从“字训义”开始。关于文言字词,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实词,第二个部分是虚词。 关于实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训诂的小知识。训诂是什么呢?就是解释词义的学问。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关于推测字义的小知识,就更便于推测一些未知的字的意思。在训诂里面,有两个需要我们关注的内容,一个是文言诗词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指一个字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本义产生了变化,它通另一个字,指的是另一种意思。常见的通假字,比如,我们在课本中曾经见过“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吧?还有“反”通“返”,“正反”的“反”通“返回”的“返”。再比如,“见”通“现”,“再见”的“见”通“现在”的“现”。还有“亡”,“死亡”的“亡”通“无”。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通假字。当然,随着学习的进行,你可以不断地总结。 如果你脑海中积累了一些常见的通假字,就会有效地帮助你阅读。以上这些就是音训。

而另外一方面是形训。形训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是指通过了解古代汉字的造字法,从这个字的构成上来推测它的意思。大家知道,古代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当然,我们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所以,一般所说的汉字的造字法就有四种类型: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先来看一看象形。象形,顾名思义就是纯粹把图形当作文字使用,这些文字与它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非常相像。大家也知道,象形字一般是在创造语言文字最开始的阶段。我们会看这个东西长什么样,把它像画画一样画下来,这就是最初的文字。比如,现在见到的“日”、“月”、“水”、“火”,还有“马”、“鱼”、“门”,这些字跟实物在形状上都非常相像,所以它们都属于象形字。很快大家就会领会到,象形字能够表现的文字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它只能表现比较简单的、具体的东西的形状,而有些东西形状太过于复杂,显然就不利于表现。

另外,我们也知道,生活中很多字都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或者形象,那就很难用象形字表示了。在这个基础上,就创造了“指事”造字法,它是用提示的方法来表示意义的。有些抽象的事物或现象用象形字表示不出来,那就通过提示的方法来表示,举一个例子,“上”这个字代表一种很抽象的意义,没有东西是“上”这样一个形状,那怎么表示呢?就是我画一条地平线,然后在地平线上面立一个旗杆,再用一个小横线来表示,这是地平线的上面,所以就构成了我们现在的“上”这个字。“下”这个字也是相应的,画一条地平线,然后在地平线的下面画一道,再用一个小横线来表示,这就是地平线下面这一部分,这就构成了“下”这个字。有了“上”“下”,自然也就有了“中”。“中”是什么意思呢?画一个旗杆,然后用一个圈来表示旗杆的中间。那么,大家会发现,在这三个字里面,上面、下面或者中间都不是用一个具体的形状来表示的,而是用一个符号,比如点一个点或者画一个圈,这种方法就叫“指事”。它起到的作用是提示。很快我们也会发现,“指事”能够表现的字也是有限的,接着就出现了会意字。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抽象的意思。例如,“休息”的“休”,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木”,人靠在木头上休息,这就成了“休息”的意思。“森林”的“林”,两个“木”放在一起就是“林”。以此类推,三个“木”放在一起就是“森”。“明亮”的“明”,它的左边是一个“日”,右边是一个“月”,“日月同辉”就表示这非常的明亮。 再例如“家”字,“家”上面是一个宝盖头,表示一个门,门里面有什么?有一只猪,这个字是“猪”的意思,在家里养猪,说明家庭非常富足,就构成了“家”的含义。

最后,众所周知,汉字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字义。例如,“湖水”的“湖”字,它的左边是三点水,表示“湖”与水有关系,这就是表示它字义的部分。而它的右边是“胡子”的“胡”,它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芳香”的“芳”字,它的上面是草,说明“芳”是指植物的香气,而下面的“方”表示它的字音。我们发现面汉字里有大量的形声字。“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都跟字的意思关系密切。我们可以用它的外形来初步推测一个实词的含义,这就是“形训”的方法,即通过字形来推测字义。

下面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古代诗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经常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含义不一样,所以,我们也需要了解字的基本义和它的引申义。例如,“深浅”的“深”,它的本意是指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非常大。 “这条河很深”,指的是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大。“深山”一词就是指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由这个字的本意,可以引申出其他义。例如,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大,如果表示抽象的意义,可以引申为“深奥”、“深刻”。通常所讲“道理很深”,就是此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申为“深厚”。通常所言“友谊很深”,就是此意。有了“深厚”之意,便可以再引申出新的意义,如时间久,也是距离大,只不过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距离大。有时会讲“夜深人静”,“深”就是时间久的意思,再引申还有“浓重”的意思。有时讲“颜色太深了”,这就是“浓”和“重”的意思。所以,许多字总有一词多义现象,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我们了解了一个字的本义和它的引申义,在遇到不同的文言文语段时,就可以揣摩在这个语境下,这个字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总之,了解推测字的含义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理解现代汉语中字词的含义都是非常有用的。

这节课我们从“字训义”的角度给大家讲解了关于汉字的知识。下一课我们会继续讲解关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适合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题,最好有断句的,给我全文和注释?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答案

1、且:几乎,重达。

募:招募。

徐:慢慢的。

实:装满,充实。

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

3、怀丙和尚先用两艘大船装满了土,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一根大木头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保持两船对铁牛的拉力平衡,然后慢慢的去掉两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铁牛拉出来。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pm2:33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pm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