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么?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2.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4.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6.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么?

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 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动词

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察今》

初中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1) 第二人称代词,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泉香而酒洌。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人不知而不愠。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面山而居。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文言虚词“而”字 用法判断歌诀

“而”字用法功能多, 常作连词表关系。 前后词意认真辨, 仔细分析巧判断。 左右平等表并列, 前后动作表承接, 后面意深表递进, 后面意转表转折, 动作未发表假设, 前面条件表假设, 前因后果表因果, 连接状谓表修饰。 同“尔”代词作人称, 复音“而已”在句末。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pm11:17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pm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