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说文言文还是白话-古人平时说话是用白话还是用文言文?

古代人平时说话也用文言文吗?还是说会用白话文呢?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

古代人平时说话也用文言文吗?还是说会用白话文呢?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

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并不大,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变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导致的语言变化。唐朝之后,白话文和文言文分离得更加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古人为何写文章的时候不用白话文呢?这样岂不是更方便读懂吗?白话文尽管容易读懂,但真的不容易写,因为用字太多。同等信息含量的内容,如果用白话文,会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量。在纸张没有发明前,古人在青铜器上铸字、竹简上刻字、丝帛上写字,这些书写材料都十分昂贵,而且书写过程也很费劲。所以,古人为了省钱省力,写文章的时候必须惜字如金,文言文这种精简化的用语就体现了它的优势。打个比方,您正在读的这部书总共十余万字,如果用竹简写成,需要近三十斤竹简。如果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用竹简写成,大部分人是买不起的。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省字控制成本。

东汉改进了造纸术,唐宋普及了印刷术。书写材料便宜了,过程也不那么费劲了,为啥还用文言文呢?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传承的惯性,文言文格式稳定,言简意赅,有表达优势。另外,古代的知识分子用文言文还能提高自己的格调――这样能把自己和普通的“吃瓜群众”区分开来,通过体现文化的高低差异来获得优越感。两千多年来,使用文言文一直是读书人的身份象征,直到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后,文言文的优越感才消失。

宋朝之后,随着民众阅读的普及,白话文在书籍文章中的使用数量大大增多。宋代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话本”,实际上就是说书艺人表演时使用的底本。这种话本融合了口语和书面语,产生了一种浅近文言体,即白话小说。此后的畅销类小说基本都用白话文了,这样读起来比较贴近真实生活,而且大家都能读得懂,四大名著就是此类小说的代表。今天的初中生读四大名著就容易,但读纯文言体的《史记》就费劲多了。

宋朝之后的白话文和今天差别不大了,基本上都能看懂。史书上记载过一段宋代官府审问一个妇女的对话,这妇女砍伤了自己的丈夫,官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是你斫伤本夫?实道来,不打你。”和今人说话相比,只是个别字的用法听起来有些别扭,但不影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明朝时朱元璋写圣旨也多用白话文,因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用白话文方便点。朱元璋有一道圣旨下达抗倭令,要求抵御海盗,原话是这样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如此简单粗暴的白话文,今天的小孩子也能听懂,毫无违和感。

到了清朝,白话文和今天基本无异。性情中人的雍正皇帝,给大臣写朱批的时候就时常冒出两句白话文,用这样的方式拉近与大臣的情感。比如: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他甚至还给大臣写过“你好么?”这样今人常用的口语。

尽管古人讲话也用白话文,但并不代表你穿越回去就能听懂。因为同样的白话文,古人的发音和今天不一样。关于此问题,下一篇会详细论述。

古人平时说话是用白话还是用文言文?

谢谢题主佳问。????

古人平时说话是用白话还是文言文?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借这个提问的东风,粗略梳理了一部分资料和自己的浅见,聊供网友们交流。

古代很早就有了白话与文言之分。书面交流当然是以字句浓缩、含义古雅的文言文为主。

至于平时说话,顾名思义,“白话”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谈所用的、有别于文言文的通俗口语。除非是极少数刻意追求文绉绉的书生,一般情况下,古代人们交谈时用的是当时的白话口语。

隋唐之际的佛教诗人王梵志留下了若干通俗诗歌。

例如王梵志的这首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 (较些子:禅家用语,意思是“好一些”。)

大约一千四百年前左右(隋唐之际)古人的口语,栩栩如生展现给我们今人。显然,那时的口语已经与同一时期书面文言文差距非常大,而与现在的白话文之间颇有相似之处。

北宋末,汴梁(开封)市里坊间流传着咒骂奸臣蔡京、童贯的民谣:

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这几句民谣,其实就是北宋当时的白话口语。为了朗朗上口,句子结尾押了韵――蔡cai、界gai(gai是当时“界”的发音,今天许多地方口语仍这样),但是,口语色彩依然十足,今天阅读这段顺口溜,丝毫不需要翻译与“语言注释”,一看就懂。

众所周知,朱熹是南宋大儒,照理,他似乎开口就是之乎者也。其实不然。幸运的是,朱熹给弟子们讲学、交谈,弟子们做的笔录――《朱子语类》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该书里,大白话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句子和词语几乎和现代白话一样。例如: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这天理说得荡漾,似一块水银滚来滚去,捉那不著。”

可见,生活中,朱熹老夫子与人交谈时,也是说白话的。

元、明之际,朝鲜人给本国青少年编写的汉语学习小册子《朴通事》,留下中国古代晚期人们在各种场合使用口语的丰富资料。例如:

当今圣主,洪福齐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逢着这春二三月好时节,休蹉过了好时光。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咱们几个好弟兄,去那有名的花园里,做一个赏花筵席,咱们消愁解闷如何!

这段六百多年前的白话,绝大多数句式与用词与现代口语大同小异,几乎完全不需注释就能看懂。

朱元璋喜欢亲自用自己的话下达圣旨,而他的文言文修养非常欠缺,所以,他干脆经常使用大白话颁布圣旨,这种情况成为历代圣旨中的“另类风景线”。例如: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 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你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 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

这道圣旨,意思是下令制订全国各家各户的户口册,通篇大白话。这种很另类的圣旨,虽然有点搞笑,却给了研究者意外的资料惊喜,使大家进一步知道:哪怕贵为皇帝,其实平常也是满口白话。

张居正当政时期,既是内阁首辅,又是小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的老师,君臣间围绕政治、文教有很多对话,也是明显的白话特色。

明清大量白话小说(水浒传、三言、二拍、红楼梦、儒林外史……)里,有极其丰富的口语资料,清楚显示:此时各阶层的人们,无论地位高低,无论文化修养深浅,生活中都是使用白话进行日常交谈的。当然,如果是文人墨客之间交谈,口语中会夹杂一些书面词语,但是整个交谈还是以白话为基调。

可见,日常生活中说白话,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习惯。上面举例中,举的最早例子是隋唐之际(约一千四百年前)的,但是,还远远不是最早的。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而且内容涉及我们民族宏大深远的民间语言文学世界,妙趣横生,很值得我们大家去进一步留意。

谢谢大家浏览拙稿。敬请批评指正。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8:24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