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乐趣-学古代汉语的乐趣在哪?

学古代汉语的乐趣在哪?「古代汉语」和学「中学文言文」的区别。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虽然这是诗):中学文言文:绿是什么用法,有什么好处?能用过、抚、吹代替吗?有什么意象?古汉语:绿是什么用法?绿是什么入声?按上古汉语的方法,绿要加什么词缀?按中古汉语的方法,

学古代汉语的乐趣在哪?

「古代汉语」和学「中学文言文」的区别。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虽然这是诗):

中学文言文:

绿是什么用法,有什么好处?能用过、抚、吹代替吗?有什么意象?

古汉语:

绿是什么用法?绿是什么入声?按上古汉语的方法,绿要加什么词缀?按中古汉语的方法,绿要变成什么声调?

古代汉语喜欢的是训诂方向,当时是被一条训诂实例给震住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契阔”,这两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不明觉厉,以前读的时候也并未深究,就觉得念起来很有味道,后来有一条考证讲“对文”,“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读为疏阔之阔,契阔与死生对文,犹云合离聚散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意思十分恰当,意境完美,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相似的还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努力”,据学者考证应作“勉力”解(崔世杰.谈“努力加餐饭”的“努力”.汉字文化),用“努力”虽然解得通,但是当我们用“勉力”的时候才觉得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豁然开朗。文字和音韵既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体系传承,也为训诂提供可靠的证据,所以在看各个版块的时候都会隐隐有种交汇贯通的感觉。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和读历史的感觉很像,拂去字形表面的尘埃,发现明珠本身的光泽。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2:03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