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学书文言文停顿-宋太宗学书中以的意思?

宋太宗学书中以的意思?原文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编辑本段译文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

太宗学书中以的意思?

原文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编辑本段

译文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深得他的精髓,在翰林院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书法,许多次派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太宗)还未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他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之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人和古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管教严的结果。

编辑本段

注释

  1.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匡义执政时期。

  2 . 听政:处理政务。

  3. 内侍:此指太监。

  4.规:勉励。

  5.益:更加。

  6.者:……的人 。

  7. 法:方法,窍门 。

  8. 余:闲暇?多余的时间 。

  9.留心:注意,注重 。

  10.笔札:此处指书法。

  11. 数:数次、许多次。

  12.遣:派遣。

  13.示:给…看。

  14.刻意:专心。

  15. 善:好。

  16. 临:临摹。

  17. 或:有人。

  18.绝:极。

  19. 遽:马上,立刻

  20.恐:担心。

  21.规:规劝。

  22.固:固然。

编辑本段

文化常识:

“翰林”及“翰林院”

  “翰”本指毛笔,引申为诗文。“翰林”照字面讲,是诗文高手集中的地方,后成了专有名词。古代在科举考试中,凡获进士者,皇帝除直接任命一部分人担任某种官职外,把其余人均投入翰林院。“翰林院”实际上是个人才储备所。上文说到王著曾为“侍书翰林”,意为他在翰林院做“侍书”――即为皇帝起草各种文件。翰林可被皇帝任命去外地任职,也有长期在翰林院里的。他们的工作是草拟诏书,编撰史籍,校对文史,为皇帝讲文论道,等等。

《王著教帝学书》文言文及答案?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分)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又以问著,对如初。12、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9、C 10、更加;精益求精。11、(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12、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7:15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