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文言文意思是什么-古代汉语中少是什么意思?

少字在古汉语词典的意思解释和例句都是什么?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少shao(上声)①数量少,缺少。与“多”相对。《左传?哀公二年》:”吾车~。“②削弱,减少。贾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其力。“③轻视,看不起。陆游《复

少字在古汉语词典的意思解释和例句都是什么?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少shao(上声)①数量少,缺少。与“多”相对。《左传?哀公二年》:”吾车~。“②削弱,减少。贾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其力。“③轻视,看不起。陆游《复斋记》:”诸老先生不敢~之。“④不多时,一会儿。《孟子?万章上》:”~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shao(去声)⑤年幼,年轻。《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者怀之。“⑥小。陆游诗:”大城~城柳已青。“⑦副职。《汉书?贾谊传》:”于是为置三~。“⑧次序排在后边的。《战国策?赵策》:”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子之齐。“

古代汉语中少是什么意思?

“少”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少”读作shǎo时,有以下不同之处:

1、少作形容词时,古今汉语都有数量小的意思,而古代汉语还有薄弱、通“小”的义项。例如:力少而不畏强。――《韩非子》少:薄弱。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诸病源候论?石淋候》少:通“小”。

2、少作动词时,古今汉语都有缺少、亏欠两个义项,而古代汉语还有削弱、轻视的义项。例如: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少:减弱。儒生之徒亦自相少。――王充《论衡》少:轻视。

3、少作副词时,古今汉语都有稍微的意思,而古代汉语还有一会儿的义项。例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前赤壁赋》少:一会儿。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8:32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