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难懂吗-为什么文言文很难看懂而西方古代的文章容易理解?

为什么文言文很难看懂而西方古代的文章容易理解?题主你很逗!你说文言文很难看懂,这个我信,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言文,不仅你看不懂,非专业学者的大多数人也看不懂。但是你说西方古代的文章容易理解,就是说能看懂,

为什么文言文很难看懂而西方古代的文章容易理解?

题主你很逗!

你说文言文很难看懂,这个我信,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言文,不仅你看不懂,非专业学者的大多数人也看不懂。

但是你说西方古代的文章容易理解,就是说能看懂,我就不信了。

比如,“西方古代”,古到什么时候,中世纪以前?公元以前?

还有,西方有很多国家,哪个西方古代国家的文章你觉得好理解呢,古希腊?古罗马?马其顿?英法德意?还是都没问题?

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西方古代文章”不能算。那不是你懂,是翻译者懂。

先说文言文为何不好懂。

人类交往的最主要手段是语言;记录和表达语言的符号是文字

语言永远是第一性的;文字永远是第二性的。就是说,文字永远滞后于语言――产生晚于语言;变动也慢于语言。

语言,又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具有极大的变动性;二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在一种语言中,这叫方言;方言被特定文字固化后,可能成为独立的语言。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的形成,第一,当时的人们就那么说话;第二,书写工具的稀缺,又使记录语言时有人为故意的省略。

所以,时间稍长,人们可能就对之前的语言不熟悉了,表现就是对记录以前语言的文字看不懂,包括以前的一些字不认识了。

这种变化,最明显地表现于秦汉时期。

战国时代,每个诸侯国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已经几乎是绝无仅有了。各国都有自己的方言。好在,来源于甲骨文的六国文字,尽管变体各异,但还都属于同源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文字统一了,但极短时间内,就割断了后人与六国文化的联系。特别是焚书之后,更是挖了一道横断文化的鸿沟。

西汉前202年立国,几十年里,当时的人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对先秦语言文字的极度陌生。

所以,很快,有人写了书籍,专门研究词汇、文字和方言。这就是《尔雅》、《说文》和《方言》。

由此,也很快形成了训诂学等“小学”,专门研究以前的语言和文字。

这门学问,两千多年来,始终未断。即便如此,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古代的书籍。

归其根本,一是中国太大,二是历史太长。

再说外国古代文章好懂之不可能。

第一,西方的很多语言原来是方言。

例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等,曾经都是拉丁语的方言。

后来,各自独立发展,有了自己的文字,才成了独立语言。

第二,西方文字,基本来自拉丁语。

罗马帝国曾经称霸欧洲大部,所以,欧洲很多国家的语言,都深受拉丁语影响。

文字上,也深受拉丁文字的影响。

这种文字,最早由古罗马人的近邻埃特鲁斯坎人使用,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

第三,现在使用的主要西方文字,都产生很晚。

英文,产生于10-12世纪。最早的英文文学作品,是14世纪中叶的乔叟。

(乔叟)

法文,产生于9世纪。842年,有了法文最早的文字文献――《斯特拉斯堡誓言》。

德文,形成于12世纪。同时产生了早期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文学作品。

西班牙文,11世纪始有西班牙文字的文献。

葡萄牙文,12世纪有了葡萄牙语的文献。

意大利文,10世纪有了独属自己的拉丁字母文献。区别于古罗马文字。

荷兰文,12世纪后有了自己的文字。

第四,西方文字的规范化,是更晚的事情。

西方各国逐渐形成自己文字后,不短时间里,仍然盛行使用拉丁文。

基本在16世纪末期开始,各国文字才慢慢规范。

楼上有高人说,现代西方人看不懂莎士比亚,确为实情。

(莎士比亚)

英文是在1600以后,才逐渐形成近现代英语的。1775年,有了英文的第一本词典。

所以,实际情况是,如果不是专业学者,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人,绝大多数也看不懂莎士比亚以前的“古代文章”。其他几个国家可以照此类推。

那么,何来“西方古代文章”容易理解呢?

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语文中的文言文难,考试的时候最容易失分?

文言文的确也是学生语文知识中的一个难点,而且失分有一定的普遍性。

随着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教材中,文言文古诗词内容还会大幅增加。

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从小学阶段或者更早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孩子适当学习积累,诵读经典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国学启蒙类的一些经典。

古代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内容,低年龄的孩子更容易接受,这些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是只停留在字词表面上的,需要对字面背后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把握,而文言文中很多字词句的背后都是和历史或神话传说有关联的。最典型的比如成语。

中小学阶段文言文知识的考察,很多点都是需要精确理解和记忆的,普遍失分难就难在这里。一个字的读音、解释、翻译,选项似是而非,如果没有精准的学习和强化,非常容易做错。再加上通假字、古今用法异同等等这些非常细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如果没有啃的功夫,就很难把握到位。

虽然说教材文言文篇目会大幅增加,但要确保学好文言文,仅限教材内容还是显然不够的,还是需要补充拓展阅读。

在课外读一些传统的经典小说,尤其是一些半白话半文言的小说,对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初中阶段,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作品,都可以尝试阅读原作,可能还很晦涩,家长和老师应该多给予鼓励。不图快,慢慢读,查字典读,只要投入,很快就可以适应那些文法句式风格,自然就能快起来。

浅显一点的内容,可以专门读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里面多半都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人文故事或神话传说。通过阅读或查阅资料,可以吸收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言文知识。

在阅读中要养成笔记的习惯,这一点很多学生忽略了,或者嫌麻烦,其实这是学习记忆最有效的方式。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定会非常注重把做笔记的方式详细教给学生,并有意识的督促他们养成习惯。假期在家里,家长一方面鼓励他们多读,同时也应该监督他们做笔记习惯的养成。

虽然说学习方法有很多,但就文言文而言,能选入教材的,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精髓,学习这些高度浓缩精华的知识,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千万不要误信那些所谓的技巧

古人读书都是文言文,学习理解起来是不是特别难?

文言文属古代文学,稍微理解的人读起来也并不难,就如父曰,意思是说父亲讲的话,子曰,也就是儿子说的话,要注意字的用意,每个字都有他的不同说法,虽然我对文言文了解不够深刻,但是看起来也能理出些意思,如果真的能理解文言文的觉得真的很有意思,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不懂文言文,如果男女之间谈恋爱使用文言文的话,他还可以考考你的应变能力,一句话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说明所说的内容,让我们共同来理解理解文言文吧。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am9:03
下一篇 2021年5月12日 am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