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说话也是用文言文吗-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这其中确实有不小的误解。许多人真的以为,古人说话就跟书里写的一样,呜呼哀哉,之乎者也!我举一个误解的例子,好比“朕”。朕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不少人会说,朕当然是口语,皇帝都是自称为“朕”的,不信,看影视剧里都是那么演的。比如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在做皇子时,口口声声都是“我”如何如何,一旦当上皇帝,马上改口,都说“朕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这其中确实有不小的误解。

许多人真的以为,古人说话就跟书里写的一样,呜呼哀哉,之乎者也!

我举一个误解的例子,好比“朕”。

朕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不少人会说,朕当然是口语,皇帝都是自称为“朕”的,不信,看影视剧里都是那么演的。比如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在做皇子时,口口声声都是“我”如何如何,一旦当上皇帝,马上改口,都说“朕”如何如何了。

我告诉大家,“朕”是书面语,而且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文言。这个词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最先用于一般人,从秦始皇起,才为皇帝的专用词――是书面的专用词。

好比朝廷发诏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通篇文言,怎么可以夹杂一个口语“我”?皇帝在诏书中就自称“朕”。其实,古代的诏诰敕谕都不是皇帝本人写的,而是由大臣代笔,不过他们需用皇帝的口吻,所以归了包齐,“朕”是皇帝本人和大臣都可以用的字眼,但它只在具有法律地位的朝廷文书中使用。

为了凸显皇帝的金口玉言,多数古书在引述皇帝之言时,也用“朕”这个字。

结果今天的人就上当了,以为皇帝开口闭口,都说“朕”如何如何。

可见古人主要用书面语写作、记事时,给今人造成很大的困惑。

中国古代自文字产生,“书面语”就自成一套系统。在古人的生活中,阅读,是文言文,说话,是口语与方言。

文言文的最大特点,是异常简洁,概括力非常强;缺点是表达上容易概念化,不容易写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饱满的细节。所以古书长于约略记事,而十分缺乏场景及人物心理的详细描写,更没有出现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那样的史学巨著,古书读来,并不那么够味。明清时期,小说创作主要使用白话文,才在艺术上达到新的高峰,如果沿用文言,那就很难了,而且不大会出现长篇小说。

但由于文言简洁,规范性强,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标准化文字,这对于我们这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维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方言太多了,俗话说“三里不同音”,然而不论走到哪里,文字都是相同的,大家读的书是一样的,而且这些书一读几千年,先秦时人写的书,明清时代的人照样认得,这是异常神奇的!而中国统一的共同文化及心理基础,由此而形成。

如果当代人穿越到过去,会发现古人说话,与今天差别不是太大,大体是能够对上话的,有些我们以为的新词,古人早就在用了。你语音怪,古人也不会怀疑你是穿越来的,顶多想你是来自哪处乡下。

然而,果然你不懂文言文,看不懂书,写不来字,那么在古代就是个文盲,只能做些低级的体力劳动。像项少龙那样,能做到项少傅,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穿越秘籍第一条,就是学好文言文!莫怪我没提醒你哟!

古人平时说话是用白话还是用文言文?

谢谢题主佳问。????

古人平时说话是用白话还是文言文?这也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借这个提问的东风,粗略梳理了一部分资料和自己的浅见,聊供网友们交流。

古代很早就有了白话与文言之分。书面交流当然是以字句浓缩、含义古雅的文言文为主。

至于平时说话,顾名思义,“白话”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谈所用的、有别于文言文的通俗口语。除非是极少数刻意追求文绉绉的书生,一般情况下,古代人们交谈时用的是当时的白话口语。

隋唐之际的佛教诗人王梵志留下了若干通俗诗歌。

例如王梵志的这首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 (较些子:禅家用语,意思是“好一些”。)

大约一千四百年前左右(隋唐之际)古人的口语,栩栩如生展现给我们今人。显然,那时的口语已经与同一时期书面文言文差距非常大,而与现在的白话文之间颇有相似之处。

北宋末,汴梁(开封)市里坊间流传着咒骂奸臣蔡京、童贯的民谣:

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这几句民谣,其实就是北宋当时的白话口语。为了朗朗上口,句子结尾押了韵――蔡cai、界gai(gai是当时“界”的发音,今天许多地方口语仍这样),但是,口语色彩依然十足,今天阅读这段顺口溜,丝毫不需要翻译与“语言注释”,一看就懂。

众所周知,朱熹是南宋大儒,照理,他似乎开口就是之乎者也。其实不然。幸运的是,朱熹给弟子们讲学、交谈,弟子们做的笔录――《朱子语类》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该书里,大白话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句子和词语几乎和现代白话一样。例如: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这天理说得荡漾,似一块水银滚来滚去,捉那不著。”

可见,生活中,朱熹老夫子与人交谈时,也是说白话的。

元、明之际,朝鲜人给本国青少年编写的汉语学习小册子《朴通事》,留下中国古代晚期人们在各种场合使用口语的丰富资料。例如:

当今圣主,洪福齐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逢着这春二三月好时节,休蹉过了好时光。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咱们几个好弟兄,去那有名的花园里,做一个赏花筵席,咱们消愁解闷如何!

这段六百多年前的白话,绝大多数句式与用词与现代口语大同小异,几乎完全不需注释就能看懂。

朱元璋喜欢亲自用自己的话下达圣旨,而他的文言文修养非常欠缺,所以,他干脆经常使用大白话颁布圣旨,这种情况成为历代圣旨中的“另类风景线”。例如: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 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你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 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

这道圣旨,意思是下令制订全国各家各户的户口册,通篇大白话。这种很另类的圣旨,虽然有点搞笑,却给了研究者意外的资料惊喜,使大家进一步知道:哪怕贵为皇帝,其实平常也是满口白话。

张居正当政时期,既是内阁首辅,又是小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的老师,君臣间围绕政治、文教有很多对话,也是明显的白话特色。

明清大量白话小说(水浒传、三言、二拍、红楼梦、儒林外史……)里,有极其丰富的口语资料,清楚显示:此时各阶层的人们,无论地位高低,无论文化修养深浅,生活中都是使用白话进行日常交谈的。当然,如果是文人墨客之间交谈,口语中会夹杂一些书面词语,但是整个交谈还是以白话为基调。

可见,日常生活中说白话,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习惯。上面举例中,举的最早例子是隋唐之际(约一千四百年前)的,但是,还远远不是最早的。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而且内容涉及我们民族宏大深远的民间语言文学世界,妙趣横生,很值得我们大家去进一步留意。

谢谢大家浏览拙稿。敬请批评指正。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am9:30
下一篇 2021年5月12日 am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