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辨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无用”之辩?

庄子的“无用”之辨怎么翻译?“人切切不可自以为了不起”,切切不可以为自己有一点“用”就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切不可认为因为自己的某种有用,而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更高贵,殊不知,别人如“散木”也有其用,只不过暂时不为人知罢了。庄子认为,站在宇宙大道的高度看待世间的一切,世间万有皆平等,每一物、每一人,都有其各自的“用”即价值,都是大自然演奏的

庄子的“无用”之辨怎么翻译?

“人切切不可自以为了不起”,切切不可以为自己有一点“用”就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切不可认为因为自己的某种有用,而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更高贵,殊不知,别人如“散木”也有其用,只不过暂时不为人知罢了。

庄子认为,站在宇宙大道的高度看待世间的一切,世间万有皆平等,每一物、每一人,都有其各自的“用”即价值,都是大自然演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乐器,缺乏其中任何一个“乐器”,大自然可能就很难演绎出和谐而宏大的天籁之音。无用可以全生,让人性得到复归。庄子实际上是提醒世人,让自己成为对于统治者而言的无用之人,反而可以游离于统治集团贪婪而凶险的视野之外,“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文言文“无用”之辩?

正方观点:

首先,文言文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语言与文字不同,不识字的农民也可能有非常丰富的语言,识字的读书人有可能是个哑巴。文言文,尤其是一些经典,是我们文化的正源,是我们的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和文字,在其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语言的变化可能是天翻地覆,但是,由于文言文的存在,由于文言文被作为教材、被作为考试范围,使得语言的变化被限定在了一个源头之下,这样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得以延续。

白话文的缺点恰恰在于他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没有一个正宗,现在来看新文化运动主将的“白话文”同样觉得不够白话,而这些“白话文”里的“白话”又演变成为另外一种白话,以至于现在出现了所谓“用身体写作”的作家了,这难道是新文化运动的初衷吗?这难道是文化吗?这样下去的话,文字都会消失。

其次,文言文以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为鲜明特征,要想写出好的白话文作品,一定要有的文言文功底,以文言文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一(文言文)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白话文)”。

反方观点:

文言文表意过于笼统,念起来较拗口,被白话文取代也是正常的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3日 pm5:58
下一篇 2021年5月13日 pm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