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初中文言文中的“恨”字有什么意思?

初中文言文中的“恨”字有什么意思?怨:①<动>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②<动>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③<名>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怨于诸侯。”【怨谤】表示不满的舆论、指责。【怨女】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怨望】怨恨。恨:①<形>不满意;遗憾。《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

初中文言文中的“恨”字有什么意思

怨:①<动>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②<动>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③<名>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怨于诸侯。”【怨谤】表示不满的舆论、指责。【怨女】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怨望】怨恨。恨:①<形>不满意;遗憾。《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②<名>怨恨;仇恨。《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秋声赋》:“念谁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文言文中“憾”“怨”和“恨”的区别:憾,恨,怨。“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有仇恨意思。

文言文中怨是痛恨的意思,那文言文中的恨是什么意思文?

释义:

1.形声,从心,艮( gèn)声。

2.遗憾;后悔。

3.违逆;不听从。 恨 拼音[hèn] 部首:忄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点、点、竖、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释义: 1.怨,仇视。 2.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 组词: 1.恨入骨髓[hèn rù gǔ suǐ] 形容痛恨到极点。 2.恨相知晚[hèn xiāng zhī wǎn]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3.恨之入骨[hèn zhī rù gǔ] 形容痛恨到极点。

4.恨如头醋[hèn rú tóu cù]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

5.此恨绵绵[cǐ hèn mián mián]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3日 pm8:04
下一篇 2021年5月13日 pm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