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白话文哪个简洁-文言文是否比白话文更精炼?

为什么不用白话文代替课文中的文言文呢?交流不是应以直白明了为主吗?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不能互相代替。这是一个常识。就像法语和英语不能互相代替一样。白话文虽有通俗晓畅的优点,与古白话和近代白话文一脉相承,但它毕竟是按照西式语法建构起来的,大量新词也从外来语汇中窜入,融入了较多的外来基因,只能反映现代生活。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就好像用时髦商品取代古代文物一样荒唐可笑。文言

为什么不用白话文代替课文中的文言文呢?交流不是应以直白明了为主吗?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不能互相代替。这是一个常识。就像法语和英语不能互相代替一样。

白话文虽有通俗晓畅的优点,与古白话和近代白话文一脉相承,但它毕竟是按照西式语法建构起来的,大量新词也从外来语汇中窜入,融入了较多的外来基因,只能反映现代生活。用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就好像用时髦商品取代古代文物一样荒唐可笑。

文言文不可取代是因为文言文典雅简约,具有独特的美,如气韵美、灵动美、婉约美、整饬美等,如果将文言诗考虑进去,这种美更加难以企及,不可逾越!试问:将《滕王阁序》翻译成白话文,典雅美还完整吗?将《赤壁赋》翻译成白话文,气韵美能保存吗?将《将进酒》翻译成白话文,豪放美可无损吗?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就好像为古代铜车马套上塑料,又像将古城墙刷上水泥,十分怪诞滑稽。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止是为了领略古代诗文的魅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守护好我们的精神之根。

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学好现代汉语,因为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源头,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后,文言诗文虽然在当今社会退居次要地位,但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表情达意的工具。

总之,不能设想可以用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文言文是否比白话文更精炼?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没有之一,其博大精深,很多人即便穷尽一生都只能略知皮毛。汉字的美妙,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出来,今日六甲番人仅就精练举例说明一二。

一、文言文的精练:

上古时期,文字的书写和传播工具难得且成本很高,故用字简练精辟,比如《尚书》、《左传》等经典就有大量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左传》关于晋景公非正常死亡的记载:

“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这段文字只有八个字,却让人如临其境,似乎亲眼目睹晋景公的死亡过程,文字之外的节约部分,由于读者大多有生活的经历,所以无需描述也能知道怎么一回事。

《尚书》也有用字精练的案例,比如《舜典》仅用了17个字就描述舜帝的一生: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二、古代诗歌的精练:

中国古代的诗歌也是讲究精练的,很少有长篇累牍之作,有时为了一个字,还要反复思索比较,因而出现“推敲”的典故。尤其是格律诗,用字更是精练,绝句不会超过二十七字,而律诗一般最多也就五十六字,最短的五言绝句才二十个字,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用了四句话二十个字,描述了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用笔凝重,其力透纸,直指人心。

而孟浩然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现在正是春天,想必很多人都想赖床,睡眼惺忪时,听到到处啼鸟,再到外边走走,却看到一地落红,方知原来昨晚也曾风雨,想用现代的白话文将这种感觉说出来,几乎可以写一篇文章了。

三、精练不是短小,也不是简单:

文言文比白话文更精练本来是不争的事实,但偏有人喜欢另图新说,比如有人就举了胡适的“干不了,谢谢”作为例子证明白话文其实也可以简练的,理由是胡适说的五个字比其学生说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12个字简短。

其实这个例子的对比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文字要精练,但绝不是短小,更不是简单。胡适的“干不了,谢谢”真的已经足够精练了吗?为什么不能说“难为,致礼”?这才4个字而已。

四、当代文字的困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文字也更容易传播,成本更低,自媒体方兴未艾,这是好事,但因而也带来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问题,为了吸引大家的关注,很多文章成了标题党,但内容却不敢恭维,深刻性先不谈,连文字表达的准确性都很难保证。

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创举,精练本来就是汉字的特点之一,文言文也好,白话文也好,写出来的文章都不应言之无物,一再考验读者的耐性。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12:58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