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文言文-论语中有关珍爱生命的句子?

论语中有关珍爱生命的句子?《论语.乡党》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记载,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生命的关爱。孔子的这个表现同当今社会现实中的一些冷漠现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马厩着了火,孔子听说之后所问的是伤了人没有,而不去问马的情况,关心的是人而不是财产,这种人文关怀恐怕是咱们现在很多

论语中有关珍爱生命的句子?

《论语.乡党》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记载,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生命的关爱。

孔子的这个表现同当今社会现实中的一些冷漠现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马厩着了火,孔子听说之后所问的是伤了人没有,而不去问马的情况,关心的是人而不是财产,这种人文关怀恐怕是咱们现在很多人没法比的。咱们现在遇到事故和灾难,经济损失是不会不提的。虽然按照规定也有通报人员伤亡情况,但更被关心的还是经济损失,而不是人的生命,这恐怕是咱们现实社会常常出现各种冷漠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中所说的人,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人在意思上略有不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人,一般是泛指人科动物,主要是生物学的含义。古时候提到人,除了生物学的含义,常常还有身份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人民这个词来解释这个问题。人民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政治意义上的内涵,而是人和民的合称。民是指的平民,是贵族以为具有独立社会地位的群体。而人则是指没有独立社会地位的群体,他们没有户籍、没有权利,仅仅剩下生物学上人的意义,比如奴隶,他们可以说没有作为人的起码权利,但又不能排除出人这个物种之外,因而称之为人。

马在当时是贵族的重要工具和财产,但贵族一般只是使用,不会整天呆在马厩里。负责饲养和管理马匹,整天在马厩工作的人多数是地位低下甚至没有地位的人员。马厩发生火灾,首先会受到伤害的就是这些人,这句话中的人也更多的是指这些人,而不是马的拥有人。

直到人文主义被提到相当高度的今天,人们对于财产的关心程度往往还是远远高于对人的关心程度,一些人甚至在需要对财产和亲人之间作出选择是,选择的是财产。而孔子在那个社会身份等级分明的时代,对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而社会地位又很低,不被社会所关注的人员表现出这样的关怀,不能不说是十分可贵的。

论语中有关珍爱生命的句子,小说?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5.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

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9.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

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0.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8:17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