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例句-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⑶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是吾剑之所从坠”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3:25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