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口语翻译-文言文中的“理会”翻译成口语是什么?

文言文中的“理会”翻译成口语是什么?“理会”并不是文言文词汇,属于古代口语,多见于白话文(如四大名著)。它有多种意思,用现在的口语说并不一样。它包括:理解;注意;关心;评理;处理;办法;应付;理睬等等,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例如:和你官司里去理会。――评理慌做一堆,正没理会。――没办法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处理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办法

文言文中的“理会”翻译成口语是什么?

“理会”并不是文言文词汇,属于古代口语,多见于白话文(如四大名著)。它有多种意思,用现在的口语说并不一样。

  它包括:理解;注意;关心;评理;处理;办法;应付;理睬等等,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例如:

  和你官司里去理会。――评理

  慌做一堆,正没理会。――没办法

  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处理

  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办法?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 是指:鲜艳的衣裳,高大威武的骏马,少年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一路纵马放歌。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扩展资料: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6:12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