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和文言文发展历程-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白话文是怎么兴起的?

文言文发展到如今的白话文,繁体字发展到今天的简体字,你怎么看这种发展?传统文化中,文言文,是属于文字应用中理论性的层面,白话文,是属于文字应用语言性的层面,虽然都是应用文字,但效果功能是不同的。文言文,不应用于社会人事人情交往关系的表述,它能够避免人为的滥用导致文字使用者因应用而产生应用之义的更改,文言文,保留了文字与理论的纯粹关系。但白话文不同,白话文是应用关系,随人而异,其表述功能因使用关系而

文言文发展到如今的白话文,繁体字发展到今天的简体字,你怎么看这种发展?

传统文化中,文言文,是属于文字应用中理论性的层面,白话文,是属于文字应用语言性的层面,虽然都是应用文字,但效果功能是不同的。文言文,不应用于社会人事人情交往关系的表述,它能够避免人为的滥用导致文字使用者因应用而产生应用之义的更改,文言文,保留了文字与理论的纯粹关系。但白话文不同,白话文是应用关系,随人而异,其表述功能因使用关系而变化,白话文可以使文字在应用过程中产生多义化,如以社会关系而言,理论在应用过程中随人与环境人事而变,则必然产生文字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意义的变更,及至产生语言腐败,使用的理论逻辑与应用于表述逻辑可以毫不相及。文字是有定义的,而文字在使用与应用于社会环境过程中,历史应用过程中因使用关系而不断产生使用关系的变更,这样,我们又看到了字典的释义在不断丰富,而使用逻辑却在很多方面出来了文字逻辑的模糊,现在人看文言文,其实都必须经过文字的翻译才能知其大概,文字同样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产生对文字的翻译。。。有人言,两千年文脉以断,原因其实很简单,文字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更,我们现在对汉字的认识其实都经历过以文字翻译文字的过程,书上记载的文字,还是原来的文字,但使用者的逻辑,却已经不同了。至少大家都能够感觉到,汉字是非常系统化的文字,但却没有一个文字学家能够说明汉字系统化的设置规范与逻辑,乱解汉字,其实历来就存在!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你去问那些文字学研究者时,为什么这个文字要用这种笔画组合,这些人基本上以解释几个字来笼统去覆盖所有汉字!

这些文字学研究者竟然没有一个发现隶楷文字才是儒家的东西。。。

这些人完全没有考虑过,秦统一文字的小篆,在汉代就被废弃了,这其中的原因他们都没想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谓的学者,多如牛毛!

有一则实实在在的事情曾经发生过,八十年代时,研究太平天国的众多学者汇集一起讨论历史,各有建树,皆称权威,有人问,太平天国以一本劝世良言推广教义而发展,你们哪个看过?

这些学者无一人看过。。。

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白话文是怎么兴起的?

古代人平常说话并不像文言文那样。书面语言与口语一直都有所区别,古代人平常说话也是口语化的,连皇帝都是这样。朱元璋的圣旨就很口语化,如其中一道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朱元璋没文化,那我看看雍正给年羹尧的“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才能上对天地神明,尔用爱我之处,朕皆都体会得到,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可见古人平常也大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主要在一些话本、小说中用。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流传开来,像大家熟悉的“三言二拍”就是白话文为主。现代意义的白话文是在胡适、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之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10:34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pm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