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语和现代词语意思不同积累-古代和现代词语意思不同的有哪些?

语文考试文言文翻译我想拿满分,平时积累每个词的多个意思,现不现实?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可以这样说,文言文翻译要想拿到满分很不容易,而且只积累词义还不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把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抄录在下面,看一看,就明白我讲的话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语文考试文言翻译我想拿满分,平时积累每个词的多个意思,现不现实?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可以这样说,文言文翻译要想拿到满分很不容易,而且只积累词义还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把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抄录在下面,看一看,就明白我讲的话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不能孤立地去翻译题中的句子,必须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读懂它们,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句子。

第二,只能直译,不能意译。也就是说要做到字字落实。

第三,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

关键词是决定这个句子能否翻译正确的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也包括活用和通假字。

关键词是国家考试中心提供给阅卷老师的参考答案上规定的词。

通常每个句子有2到3个关键词,这几个词是要求必须要译出的,一般一个关键词的分值是1分。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阅卷老师先要看你的答案中对关键词的翻译对了几个,然后再根据句意的流畅来评分。比如说,一个学生的翻译中只对了一个关键词,就能得一分,剩下的4分,要依据文从字顺的原则赋分。因为这个学生有2个关键词翻译错了,那么5分的题,他大概能得2到3分。

想要拿到文言文翻译的满分,就要积累下面的知识:

第一,实词的积累。

文言文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实词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以单音节词为主,后者以双音节词为主。

其次,文言文实词中还存在词义的扩大、缩小和消亡,以及活用和通假。

由于这样一些原因,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对应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时,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例如:2019年考题1中的“苟”字,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是“苟且”,那么,用“苟且”去翻译该句中的“苟”字,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这个句子中的“苟”字的意义是“如果”,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苟”字是没有“如果”的意义的。

所以,文言文实词词义的积累是很费时费力的,而且量很大。

第二,虚词的积累。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而且用法繁多。它不像现代文,一篇文章中很少使用虚词,并且意义比较单一,容易理解。

文言文中,一个句子可能会出现几个虚词,一篇文章中,使用虚词的频率也很高,而且同一个虚词的出现可能会有好几个用法。

所以,虚词的理解就成了文言文翻译的一道难关,很多学生会望而生畏。

就拿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而”字来说,现代汉语中就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很单纯。但是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就很多。它可以翻译成:又、而且、并且、或、就、但是、却等,还可以与“尔”通假。

因此,文言虚词的积累也是很费劲和麻烦的。

第三,文言文语法的积累。

文言文中的语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主要意思是一个词的词性可以变来变去。简单说,一个词本来是名词,但在某个句子中就变成了动词,意义也跟着变化了。

比如:《黔之驴》中的“驴不胜怒,蹄之” 蹄,本来是名词“蹄子”的意思,但这个句子中却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蹄子踢”。如果不懂词类活用,翻译出来就大相径庭了。

好在词类活用都是有条件和标志的,只要记住活用的条件和标志,就容易掌握和理解。

特殊句式,指的是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句式。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宾语是不能前置到谓语前边的,但文言文中就可以前置。

比如:《石钟山记》中的“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个句子。代词“余”应该是动词“欺”的宾语,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把它放在“欺”字前边的,但文言文就可以。把这个句子还原成现代汉语句式,就是“古之人不欺余”。

这就是说,不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时就会出现错误。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指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置,它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志词,所以掌握起来并不难。

第四,学会推断词义。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都记下来,那么,平时练习和考试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学会推断词义。

推断词义有两种方法:

第一,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推断字的本义。

汉字的造字法中,形声字的占比最高,结构是形旁十音旁。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

比如“河”字,“氵”是形旁,本意与水有关。“可”是声旁,只表示读音,与意义无关。

由于形声字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形旁来推断某个词的本意大概是什么,然后确定翻译的意义不能脱离了该本意。

第二,根据上下文意义推断它最合理的意义。

词义是不能脱离语言环境的,所以,某个词在某个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必须要与前后文的意义相符。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平时练习和考试时,遇到不明白的词,就要学会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推断它的合理意义。

总之,文言文由于已经脱离了我们的书面语,所以学习起来就有难度,但是勤于积累,考试时一定会得到好分数。

【原创文章,引用需说明】

古代和现代词语意思不同的有哪些?

“江”古义:专指长江 今义:江河“走” 古义:跑 今义:走路“丈人”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岳父“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 走狗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寄托古义:“寄托”,寄身,容身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3小学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4众人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很多人。5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要干什么或接着发生另一件事6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1 秋天的露水。2 二十四节气之一7凡是古义: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8不利今义:没有好处,不顺利9不行今义:不可以10气候古义:天气(雨雪晴阴)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天气、气候)。检举 不利和不行的古义有很多,如不利:不锋利不行:不能行走检举 11收藏古义:收藏的金玉珠宝等财物今义:收集保藏12经营古义:收藏的金玉珠宝等财物今义:筹划并管理13精英古义:收藏的金玉珠宝等财物今义:出类拔萃的人14物色古义:容貌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15彷徨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16遗体古义: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今义:死者的身体17日月今义:太阳和月亮18首领古义:头颅与脖子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19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20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日月古义建议根据文章确定意思。今义改为时间,时光古义:指出,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的指点22出入古义:出、入是两个词,指出来、进去 今义:现在是一个词,①出去和进来②(数目、内容等)不相符、不一致23非常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24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25养生古义,代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26无望古义:不要希望今义:没有希望 27潦倒古义:衰老多病,志不得伸(登高 杜甫)今义:颓丧,失意28因为古义:“因此”和“为”的连用,如”因为写”(琵琶行 白居易)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9整顿古义:整理(琵琶行 白居易)今义:使紊乱变为整齐30次第古义:光景(声声慢 李清照)次序 状态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检举今义:向前走,前进32逢迎学士33无绪古义:没有心情(宋 柳永 《雨霖铃》)今义:没有头绪;没有线索34突出古义:急速冲出(琵琶行 白居易)今义:超出一般

词语古时和现代意思不一样的有哪些?

1、绝境

2、交通

3、感激

4、鲜美 

5、布衣1、绝境 juéjìng【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造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交通 jiāotōng【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造句】记者今早在现场看到,三个路口交通还算畅顺。3、感激 gǎnjī【古义】感动振奋。【今义】感谢.。【造句】用满怀感激的心灵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12:50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