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文言文词类活用-《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愚公移山》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如下:一、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固:汝心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是什么?

《愚公移山》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如下:

一、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二、词类活用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面向着。)聚室而谋。(聚:使动用法,使… …聚。)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词作动词,愁。)

三、通假字

“河曲智叟亡回应。”中“亡”通“无”,没有。

“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指通豫南,汉达阴”中“指”通“直”直达 “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四、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用手指 (2)曾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8)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9)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0)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1)惩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12)苦 古义:愁 今义:能燥,能泄,能坚的药味 (13)荷 古义:挑 今义: 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扩展

《愚公移山》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愚公移山原意在于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眼光,应像愚公那样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1:26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