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被的文言文-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被”在文言文中有两个读音,释义分别如下:一、[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灾。~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

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被”在文言文中有两个读音,释义分别如下:

一、[ bèi ]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遭遇,遭受:~灾。~难(nàn)。

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二、[ pī ]

古同“披”,覆盖。

“前被诏书”、“暮乃被符”的“被”都是遭遇的意思,可以引申为接收、收到。

扩展资料

一、“被”的相关组词

棉被、被动、被子、植被、被里、被袋、被难、被告、被头、被覆

二、“被”的相关谜语

“被”为谜底的谜语:东坡补衣(打一汉字)

三、“被”的英文翻译

bedding; passive indicator ‘by’。

古文中哪些字词表示被的意思?

见:表被动时,在文言文中是助词,通常用在动词前面表被动,如见弃、见笑、见欺。翻译时可译为“被”。但它不等于“被”,只是在主语被动地受到宾语的行为动作时才成立。假如是见告、见示、见教等,也是用在动词前面,但不表被动,而是主语主动请求宾语施加行为动作,翻译时,可译为“请”,如请告诉我、请明示、请指教。

所以,见,并不表示“被”。

真正的“被”,属于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面引进行为动作的施行者。如被风吹走、被他人所杀。文言文如:《琵琶行》“妆成每被秋娘妒。”《广州军务记》“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法与“被”相同的是“为”。如:不为酒困;为乡里所患;为予群从所得;为操所先。

你问题中的例子“被什么什么杀死了”,其中的“什么什么”是名词或代词,只能用介词“被”或“为”,如“被吾杀之”;“为吾所杀”。

这里绝不能用“见”,如“见吾杀之”。这里的“见”后面是名词或代词,只能解释为动词“看见”,也就变成“看见我杀了它。”

表示介词被的,还有“于”。如“不拘于时”,即不被时间限制。但“于”的用法与“为”不同,多见于介宾结构后置,通常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如:苦于疾病(被疾病所苦);伤于剑(被剑所伤)。

文言文实词被字的所有意思写出3到5句子来并标明出处?

被的文言文意思和发音 bèi

①<名>被子。

②<动>覆盖。《促织》:“成归,闻妻言,如~冰雪。”

③<动>加在……之上,加于,给于。屈原《哀郢》:“众谗人之嫉妒兮,~以不慈之伪名。”

④<动>遭受;蒙受。《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八创。”《论积贮疏》:“禹汤~之矣。”

⑤<介>表被动。《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谤。” pī ①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 ②<动>分散;散开。《屈原列传》:“屈原至j江滨,发行吟泽畔。”【辨】衾,被。先秦时,作卧具的“被子”不用“被”表示.小被称“寝衣”,大被称为“衾”。 现代汉语中,“被”用于介词的情况很普遍,如被骗、被人打了。古文多用“为”,如为人所欺、为人所不耻。古汉语偶尔也有这种用法,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4:39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