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的精彩文言文-现代人有没有写的不错的文言文?

现代人有没有写的不错的文言文?什么样叫好的呢?涉及到文章品质。文章品质的高低,涉及到语言、文学和文化几个方面的尺度。对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能读懂古文,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想要写,还要写好古文,那就是难如登天。这些年的高考,几乎每年都有考生剑走偏锋,尝试用古文写作文,不能说没有非常不错的,但总体而言,应该说,能写得没毛病的就少,就

现代人有没有写的不错的文言文?

什么样叫好的呢?涉及到文章品质。文章品质的高低,涉及到语言、文学和文化几个方面的尺度。

对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能读懂古文,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想要写,还要写好古文,那就是难如登天。这些年的高考,几乎每年都有考生剑走偏锋,尝试用古文写作文,不能说没有非常不错的,但总体而言,应该说,能写得没毛病的就少,就更别提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1.古文也是有不同年代标准的。

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古文也一直在发展变化,先秦的和汉魏的不同,和唐宋的更不同。章太炎先生看不起明清两朝的文章,觉得俗。胡适先生曾经介绍过章太炎写典雅古文的秘法,说章太炎先生是把所有的“近体字”全部都替换成佶屈聱牙的先秦文字,然后删掉虚词。2003年湖南益阳一中文雅娟《九阴真经》里面虚词太多,更没有先秦古文。按照章太炎先生的标准,当然不算好古文。

2.现代人很难理解古文每个字背后的文化含义,文字看起来通畅,但未必真的是古文。

迅等新文化知识分子曾经跟学衡派争吵得很厉害。学衡派就是一群认为不应该推行白话文的保守主义者,他们认为文言好,还很自负,认为自己的文言好,写得一手好古文。结果呢?鲁迅先生写了篇《估学衡》,扒光了学衡派的衣服:“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在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所以,决用不着较准,只要估一估就明白了。”看看《九阴真经》当中的句子:“拟与同归碧海,抛却红尘滚滚。”都起来听押韵好听,但红尘滚滚只不过是现代语句倒置了一下而已,并非真正的古文。

3.文字作通顺了之后,还有文章品质的问题。

以前梁启超先生看不起清朝时期以唐宋八大家为圭臬的桐城派文章,认为“此派者,以文而论,因袭矫揉,无所取材;以学而论,则奖空疏,阏创获,无益于社会。且其在清代学界,始终未尝占重要位置,今后亦不复能自存,置之不论焉可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此派文章矫揉造作,一点学问没有,无益于社稷江山,在清代始终都得不到重要位置。梁启超的评价也许有些严苛,但至少说明当时的文章大家对桐城派文章也是不那么感冒的,不感冒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就是文章品质太差:矫揉做作。(梁启超)

能把古文作得像个样子,非常不容易,作为一个中学生,能写出《九阴真经》已经是绝世高手,但这并不表明这篇文章就是多么好的古文。因为古文也是文学作品,文学有文学的标准,不仅仅是文字通顺而已。

今天的人,也有可能作好古文的,但写古文,要有童子功,每天按照古人的学习方式,从小记忆背诵大量古文,然后才能慢慢琢磨文章写法,方可有所成就。但今天社会这么浮躁,有几个人能背诵十篇以上的古文呢?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5:48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