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言文教学的论文-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

浅析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什么作文或任务的命题吧?我简单说下我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在逐渐的将传统文化边缘化甚至去传统化。这就使得我

浅析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个什么作文或任务的命题吧? 我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在逐渐的将传统文化边缘化甚至去传统化。这就使得我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逐渐遗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让受众了解熟悉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就是古典文学作品,包括文言文、诗词歌赋等。这些作品无疑是包含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也精细刻画了创造历史的古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信仰、处世哲学,而这些的积累,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受众可以从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在古典文学作品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恰好承担了这个责任。他们需要以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功底来完成这样的筛选,确保呈献给受众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当我们看到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说见到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应当加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逐渐从中学以致用,从而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享受人生造福世界。纯自己的观点,纯手打,希望能帮到你。

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

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笔者一直很困惑,直到看了岳西中学王静老师上了《六国论》后,心里才豁然开朗了。王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积累文言词语及知识两方面的关系,文言文教学才是有效的,甚至高效的。为了达到理解文意、分析思路和探究主旨这三个教学目标,王老师在教《六国论》时主要采用了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 通过诵读,学生积累了文言词语

王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在诵读中,学生掌握了许多关键的文言词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多音字,如“暴霜露”“暴秦”中的“暴”,又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为”。在诵读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古今异议词,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中的“其实”,又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至于”。

二、 通过诵读,学生感知了文意、结构

王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在诵读中,学生感知了文意。明白了《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知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该市强援,不能独完”。在诵读中,学生理解了各段的大意,懂得了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采用了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

三、 通过诵读,学生领悟了写作目的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苏洵为什么要写《六国论》这篇文章呢?王老师又让学生去读课文,而且是让不同的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领悟。如读“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要求学生读出苏洵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定。又如读“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要求学生读出惋惜之情。还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要求学生读出讽谏规劝之意。通过诵读,学生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即借六国赂秦之错误来讽谏北宋贿赂辽、西夏等的事实。

总之,王老师这节展示课是很成功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从中获益匪浅。当然,教无止境,王老师这节课也还能进一步地完善。笔者认为可以对文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加以分类总结,文言实词有“与”(与嬴而不助五国)、“速”(始速祸焉);文言虚词有“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③以有尺寸之地。④举以予人。⑤以地事秦。⑥至丹以荆卿为计。⑦以赂秦之地。⑧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⑨苟以天下之大。还有文言句式“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等也可以总结归纳。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5日 pm10:16
下一篇 2021年6月15日 p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