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法教学初高中衔接研究-高中文言文语法总结?

请教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为什么总是大讲文言文特殊语法呢?文言文特殊语法比较重要,一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如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的辨析,也是让学生头大的问题,如果不清楚,就不能扫除阅读阻碍,高考文言文阅读里的理解分析题和翻

请教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为什么总是大讲文言文特殊语法呢?

文言文特殊语法比较重要,一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如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的辨析,也是让学生头大的问题,如果不清楚,就不能扫除阅读阻碍,高考文言文阅读里的理解分析题和翻译题都与此相关,尤其是翻译题,关键词和重要句式都是赋分点。二是特殊语法涉面广泛,如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动用,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用,名词作状语,等等,比较复杂。如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其中倒装句情况比较复杂,它是那个时代语法规范,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别。鉴于此,所以讲得比较多。然而,文言文阅读有时不是讲能解决的,讲的多不如阅读的多。

高中文言文语法总结?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常见类型: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三、省略句 :

1、省略主语。

◆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 草 木,草木尽死。

◆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四、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11:35
下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