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通假字是错别字吗-如何看待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如何看待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是文言文当中的一种特殊且常见的文字使用现象,即用读音相同(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要写的字。所谓“通”就是通用,所谓“假”就是假借。应该写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如何看待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通假是文言文当中的一种特殊且常见的文字使用现象,即用读音相同(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要写的字。所谓“通”就是通用,所谓“假”就是假借。应该写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

产生通假字的原因通常有三种:

一是古代文字比较少,于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或字形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二是古人写了别字。本应该写某字,却写了另外一个字。

三是习惯模仿。后人见古人这样写,于是后人也就跟着这样写了。

通假现象给后人学习文言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应该多阅读,多辨识,多积累,以便正确地理解文意。

通假字举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4.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5.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8.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为什么古文中的错别字不是错别字,是通假字?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能写书的人都是有一定内涵的人,而古人的文章能流传千古,那么古人必定是和知识渊博的人,既然如此,古人的文章中又怎么有“错别字”呢?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了,我们是用今人的意思去理解古代文化,而古代的字意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早就发生了变化,就如古代的妻子一词在古代就是分开理解的,顾名思义,即老婆和儿子,而今单指老婆,因此,今人为了区别一些古代字词的意思,也了方便达到教育目地,就把一类字词归纳为“通假字”就是古今异义或是一词多意的意思

而另一方面,古代的文字没有现在那么多,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文字诞生故事就是仓颉造字!而我们的文字又是象形字,即通过一定的形象去创造特殊的文字,加之古人的眼界、观念有限,所以导致了文字有限,相传,我国最早的字典是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才九千多字,可是文人写书的时候呢?那是创造力无限,能想到的东西都能想出来,可是却碰到这么一个难题:想出来了?怎么表达呢?好像没这个字啊?可是文章又写了大半了,弃之可惜啊!有了,用一个相似的字代替它就可以了,逐渐地这种说法就开始流传起来,被文人们争相效仿,慢慢地,通假字就出现了。

而我以前有另一种想法,我则是单纯地认为,古人的确是写错了字,但是年代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们又不能让古人起死回生,改正他的错误,所以我们就只能说这是一种文化,即通假字了。

当然,这是我以前单纯的想法。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7日 am7:03
下一篇 2021年6月17日 am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