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孔乙己改编成文言文-帮帮忙!把鲁迅的《孔乙己》改写成剧本》》》谢谢诶?

帮帮忙!把鲁迅的《孔乙己》改写成剧本》》》谢谢诶?(幕启:场景较暗;音乐渐起。)(灯光渐亮。傍晚。一酒店当街,“咸享酒店”四字的隶书横匾赫然;曲尺形的柜台上摆着酒坛、酒杯、碟子等;柜台旁挂着“粉板”(赊帐牌);柜前摆着两三张矮桌、六七条长凳。)(画外

帮帮忙!把鲁迅的《孔乙己》改写成剧本》》》谢谢诶?

(幕启:场景较暗;音乐渐起。

) (灯光渐亮。傍晚。一酒店当街,“咸享酒店”四字的隶书横匾赫然;曲尺形的柜台上摆着酒坛、酒杯、碟子等;柜台旁挂着“粉板”(赊帐牌);柜前摆着两三张矮桌、六七条长凳。) (画外音: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江南一个叫“鲁镇”的小镇,镇上的“咸亨酒店”里常常有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不知他姓什名谁,只知他的绰号叫“孔乙己”……) (做工的人散工后,酒店里喝酒的人进进出出。着短衣的靠柜外站着喝酒;有的还买一碟煮盐笋或茴香豆下酒。穿长衫的要酒要菜坐下慢慢喝。) (店里不时传来“好酒!”“好酒!”“再来一碗!”之类的吆喝声。柜台后坐着掌柜,柜台的算盘珠子的“辟啪”声断断续续。后来,珠子声便停了。) 掌 柜:(朝柜台外)小二!小二! 店小二:(从侧台出)在!掌柜,什么事? 掌 柜:(扬起帐本)去,把新赊帐的酒客添在帐牌上!……(念)王喜财,二十一文;张小四,十七文;孔――……(抬头)孔乙己?――小二,孔乙己在我们店里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呀!(小二一直在边小声重复念赊帐酒客的名字一边在写。) 店小二:(闻声扬头)那天,他说他没有现钱,就…… 掌 柜:哦,是这样。――(继续念)孔乙己,十九文,鲁三桂,二十四文…… (孔乙己从侧台上。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头发乱蓬蓬,花白胡子,皱纹间夹着些伤痕,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读过书,但始终没有“进学”(考中秀才)。孔乙己手背在身后,嘴里哼哼哑哑朝酒店起走来。) 孔乙己:(卖弄地)未得入店中,酒香冲鼻孔,待把老酒喝,满面红通通。(说完又继续哼小曲) 酒客甲:(大声地)孔乙己,你来了! 孔乙己:(摇头晃脑地)来矣,一矣!(对众酒客还拱手礼)各位安康!安康! 众酒客:哈哈…… 孔乙己:安康,安康,安安康康!不安何康之有?康而不安,何足道哉? 酒客乙:(不耐烦地)说什么呀?说“好”不就得了? 酒客丙:就是! 孔乙己:古人谓之曰……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孔乙己的“之乎者也”,为何遭人嘲笑?

孔乙己的“之乎者也”,是在平常谈话中说的,类似“多乎哉不多也”这种,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不会这样说话。好比女神跟你说:“我去洗澡了哦,回聊”,这就是口头语,但女神跟你说:“我去沐浴了,稍等片刻再进行交流”。这说法其实没有问题,可你一定会觉得她是女神经。

日常说话,要采用人类的方式交流,这种方式叫做口语,生活中,人们说话与写作是采取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说话是口语,写作是书面语。

这里就需要引入“言文分离”的概念

什么叫言文分离?言,就是语言,指口头语,文就是文章,指书面语,言文分离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章分开来。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在《古代汉语》中解释过文言文和口语的关系: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由此我们看出,在先秦时期,口语和书面语是很相近的,人们根据日常口语的习惯来著书,这个观点,像《论语》这种语录类书籍可以佐证,因为《论语》记录的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其形式和我们印象中的文言文几乎一致。

但是后来口语和书面语就发生了分离,因为口语发展太快,不断地都会出现新词汇,这些词用作书面是不合适的,如现代网络语,其实就是口语的一种,什么不明觉厉啦、猴赛雷啦;

再者,文言文语言高雅,精练,古代写书都写在竹简上,后来写在绢帛上,再后来发明了纸,竹简很重,而绢帛和纸都很珍贵,所以写作要追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文言文的特殊形式无疑是最适合的,而日常说话的口语,其实有很多无用词汇在其中,作为书面形式一来冗长、二来不够高雅。

因此,出现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

由于言文分离,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文言文是不用作日常口头交流的。那古人到底怎么说话呢,我们没办法回到古代去跟古人交流,所以只能推测――从一些较为通俗的文学作品,或非正式的书信中去寻找。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是古代的白话小说,所谓白话,实际上就是以口语为基础,再进行一些加工的书面语,因此,从“四大名著”的行文风格中,我们就能在一定层面上了解古人说话的特点,你看不懂文言文,但除了一些现代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外,你几乎能看懂“四大名著”讲的是什么,这就是因为“四大名著”比较通俗,口语化。

再,虽然文言文(书面语)很高雅,但口语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更容易表达。所以古代文人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的作品中,往往会采用口语化的词汇来辅助表达,就显得非常活泼,比如苏轼在给好友陈季常写的信中,就用到了“呵呵”一词: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睡觉使人快乐,你用再多再优美的文字,也不如一句呵呵说得清楚,这就是口语辅助书面表达的魅力。

可以偶尔为之,千万不要滥用。

回到题目,孔乙己之所以被嘲笑,不是因为他滥用之乎者也,而是在滥用之乎者也背后,表现出的是这个人的迂腐,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读死书,不懂变通。人们都在说茴香豆很好吃的时候,他来研究茴字的写法,这样的人不仅可笑,更是可悲。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7日 pm1:36
下一篇 2021年6月17日 pm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