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学建议-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

教科书里的文言文,有不少地方的解释或者翻译是欠妥的,上课时老师该怎么办?其实不止语文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错误之处!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水平不错,可以给学生规避这些错误,或者对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把多种情况都讲解一下。但很可怕的是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存在

教科书里的文言文,有不少地方的解释或者翻译是欠妥的,上课时老师该怎么办?

其实不止语文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错误之处!

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水平不错,可以给学生规避这些错误,或者对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把多种情况都讲解一下。但很可怕的是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存在哪些问题,甚至因为自己专业水平的原因而存在授课的错误,我觉得这存在是非常大的问题的。

以我曾经看过的文言文为例,我是教授物理的老师。因为喜爱古典文学的缘故,自己买的很多语文相关的书籍。涉及到文言文或者唐诗宋词的,我从不看里面的注释,都是自己细细品读里面的意境和含义。

有一次看到了《木兰诗》。里面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印象很深刻,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是把“唧唧”翻译成“织布声”,但我自己结合这四句意思,品读这四句话总感觉应该翻译成“叹息声”。因为第三句是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叹息的声音。后来又读到白居易先生写的《琵琶行》里面有一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问此语重唧唧。这里也是把“唧唧”一词翻译为“叹息声”。

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自己不敢妄下判断,就去请教了很多语文老师。最开始语文老师都是果断的告诉我就是翻译为“织布声”,我把《琵琶行》拿来做对比,他们也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扯来扯去,最终结论也是“织布声”。原因很简单,教参上翻译为织布声,就这样按照教参教。

后来请教了一位老教师,通过多方查询资料告诉我,就应该翻译为“叹息声”。

这个事已经过去有几年了,现在我看网上两种翻译都有。这本身没什么,文言文,理解不同,翻译结果不同。

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很多老师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知道照本宣科,拿着教学参考,依葫芦画瓢,给学生讲解。自己连最基本的思考都没有。或者说,自己也没有深入的读过、理解过文言文,就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我觉得这种教育太可怕了,事后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交给诸如此类的教师,自己能放心吗!

难怪现在社会上不断的提出一些理论:现在的老师都是当年班级里的差生(好学生谁来当教师),能教好学生吗?

作为教师,听到这话感到心里很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教师是需要迫切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

例如我所教授的物理学科,我以前也替一些学校面试过很多物理新教师,可以说有一小部分应聘物理的教师对物理也是一知半解,但由于大部分学校急缺物理教师,也是一概全招。甚至一些非本专业本学科的人来教某一学科,这在小学初中应该都不新鲜。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目前的这个发展水平,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因此,对于题主所提问题,我觉得应该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严格教师资格考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才是正道。

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

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笔者一直很困惑,直到看了岳西中学王静老师上了《六国论》后,心里才豁然开朗了。王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积累文言词语及知识两方面的关系,文言文教学才是有效的,甚至高效的。为了达到理解文意、分析思路和探究主旨这三个教学目标,王老师在教《六国论》时主要采用了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 通过诵读,学生积累了文言词语

王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在诵读中,学生掌握了许多关键的文言词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多音字,如“暴霜露”“暴秦”中的“暴”,又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为”。在诵读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古今异议词,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中的“其实”,又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至于”。

二、 通过诵读,学生感知了文意、结构

王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在诵读中,学生感知了文意。明白了《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知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该市强援,不能独完”。在诵读中,学生理解了各段的大意,懂得了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采用了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

三、 通过诵读,学生领悟了写作目的

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苏洵为什么要写《六国论》这篇文章呢?王老师又让学生去读课文,而且是让不同的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领悟。如读“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要求学生读出苏洵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定。又如读“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要求学生读出惋惜之情。还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要求学生读出讽谏规劝之意。通过诵读,学生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即借六国赂秦之错误来讽谏北宋贿赂辽、西夏等的事实。

总之,王老师这节展示课是很成功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从中获益匪浅。当然,教无止境,王老师这节课也还能进一步地完善。笔者认为可以对文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加以分类总结,文言实词有“与”(与嬴而不助五国)、“速”(始速祸焉);文言虚词有“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③以有尺寸之地。④举以予人。⑤以地事秦。⑥至丹以荆卿为计。⑦以赂秦之地。⑧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⑨苟以天下之大。还有文言句式“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等也可以总结归纳。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7日 pm8:37
下一篇 2021年6月17日 pm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