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文言文-苏轼 《方山子传》赏析?

苏轼《方山子传》赏析?1、奇特的构思。苏轼此文之“奇”,首先表现在构思上,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分,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出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起而如神

苏轼 《方山子传》赏析?

1、奇特的构思。苏轼此文之“奇”,首先表现在构思上,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等等,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分,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出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起而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继而如春蚕吐丝,终而如秋蝉脱壳。

2、奇妙的语言。大师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而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如“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一个“适”字正刻画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其而遇的喜悦心情。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含着多少人生沧桑与感慨!如第四段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一个反问句,真是惜墨如金,又字字千钧!

3、隐约折射。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被祸,不便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深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8日 am1:37
下一篇 2021年6月18日 am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