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文言文阅读-退避三舍是什么时期,涉及那哪些人物,主要内容含义?

退避三舍是什么时期,涉及那哪些人物,主要内容/含义?“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时期,涉及的人物是晋国的重耳。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意思是:重耳没当国君

退避三舍是什么时期,涉及那哪些人物,主要内容/含义?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时期,涉及的人物是晋国的重耳。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意思是:重耳没当国君的时候,逃亡到楚国,楚王对他很好,然后他就承诺以后如果晋国和楚国刀兵相接,他会先退避三舍,以报答楚王的恩情,后来,他遵守诺言,交战时先退避三舍。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国大军为何退避三舍?

晋文公“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献公因为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听到消息就逃亡了。

重耳流亡了十几年的光景,来到楚国。楚成王很看好重耳,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以国家礼节对待重耳。

一次,楚成王摆下酒宴款待重耳。两人把酒言欢,楚成王忽然间就问重耳:“你若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如何报答我呢”?重耳思索片刻道:“美女侍从,珍珠丝绸,大王你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也是楚国的特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的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成王道:“公子过谦了,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了笑回答:“要是能如你所说,我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一直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每舍是三十里),到那时,还不能得到你的原谅,我再与你开战”。

大约四年左右,重耳果然回国做了国王,史称“晋文公”,在他的努力下,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33年,楚国果然与晋国发生了战争。两国军队阵前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下令晋国军队退后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却认为晋军是胆怯退兵了,就马上追击,结果,晋军利用楚军的轻敌,大败楚军于城濮,就是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体现了他知恩图报,讲诚信人格魅力,不愧为这一代霸主。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24日 pm4:38
下一篇 2021年6月24日 pm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