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文体“表”的含义是什么?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对“表”的理解是什么?“表”是一种文体。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奏章的一种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对“表”的理解是什么?

“表”是一种文体。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奏章的一种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扩展资料: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文体“表”的含义是什么?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吏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一般用于较重大的事件。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比如,战国时期统称这一类文章为”书”,如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而到了汉代以后,这类文字又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里写道:”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由此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原来并不叫”表”,而是叫做”疏”。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有”五年(建兴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书曰”的话为证。后来,梁代萧统的《文选》一书选录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才定为此名,后来一直沿用了这个文题。

综观众多表文,尽管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使用,因此,”动之以情”是这类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比如《陈情表》,是李密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而写给晋武帝的。所以,作者并没有把”孝情”在表中铺陈渲染,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反复出现,从而强调了自己不应诏做官,是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用对祖母的至诚孝情,排除了晋武帝对自己的怀疑,显得真实、深切而感人。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其特殊的格式,比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24日 pm5:27
下一篇 2021年6月24日 pm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