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亭午沾疏雨(林知妙昫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海棠亭午沾疏雨》 小说介绍

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古代农家少女,林知妙的目标是磨好豆腐插好秧,全家生活奔小康! 人生处处有惊喜,杳无音信闹诈死的爹功成名就,成了京城的侯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浮生若梦,何妨梦一场。她会收获怎样的人生呢? (这篇种田文是个架空朝代,大部分风俗制度都是以北宋为蓝本,所以本文有些地方不甚严谨,请大家不要深究。如要深究,务请淡定,边边在此谢过:)。书中主要讲述了: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古代农家少女,林知妙的目标是磨好豆腐插好秧,全家生活奔小康! 人生处处有惊喜,杳无音信闹诈死的爹功成名就,成了京城的侯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浮生若梦,何妨梦一场。她会收获怎样的人生……
海棠亭午沾疏雨(林知妙昫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海棠亭午沾疏雨》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水……”小姑娘口齿不清似是呓语。

是在做梦吗?余氏犹不敢信,直到察觉到一只小手在她的手掌中来回的抓挠。她这才清醒过来,急贴上去听了。好不容易连蒙带猜小人儿是要喝水,赶忙摸黑揽过一旁的茶壶,连杯子也顾不上要,借着几分月光把女儿扶起来,就着壶嘴儿小心的喂。

茶甚是清凉,小姑娘虽未清醒,却仰着脖子咽下去好几口,追着壶嘴喝痛快了才哼哼着推了茶壶,又沉沉睡去。

余氏大气不敢出,慢慢的将女儿放下,跌跌撞撞去点油灯,愣在妆台边好一会才摸到火折子。温暖的一抹黄晕,驱散了小姑娘周身的黑暗。小小的肚子一呼一吸,柔软的散光一起一伏。

她欣喜的上前,摸摸女儿的额头,高热竟然退了。那双舒展的小手随意的覆在一边,嘴里还呢哝着一些声响。

“妙儿,妙儿!”余氏喜极而泣,俯身把女儿圈在怀里轻轻地呼唤。

小姑娘似是听见了母亲的呼唤,懵懵懂懂似醒非醒的‘嗯’了两声,小手在空中一挥,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失而复得的不可置信使余氏想大声叫孔妈妈快去请陆郎中来瞧,话未出口又怕惊到女儿。她努力平复了一小会儿,细细的给女儿掖好了褥子,再次把脸贴上女儿的额头,反复感受那具小身体传过来的温暖。一颗枯萎的心得到一丝滋润,似缓活的春苗,这才赶紧出了厢房去寻人。

圆月升上树梢头,光温柔的洒在藤葛垂垂的墙头。

往日听话的小儿郎断断续续的哭闹,吵着要姐姐,怎么哄劝都不肯听。好不容易喂了碗米汤,孔妈妈抱着他在院里来回的摇,摇得手都酸了他才堪堪又睡了。着急想去瞧余氏,她悄悄地将孩子放到侧房屋里去睡。没想到脚刚迈出半步,小儿郎不安稳的哼哼声又将她拖了回来,她索性拿了张兀子在床边坐了,轻抚脊背再哄哄这不谙世事的可怜孩子。

孔妈妈一筹莫展的缩在这黑暗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今年满打满算已经五十了,眼睛不如往年清明,动作也迟慢了,实在算得上是个该死的老货了。阎王爷若那般的不长眼,何不先把自己这把又贱又轻的老骨头收了去!妙儿是花一般的年纪,又是个那样贴心的好孩儿。

“孔妈妈!孔妈妈!”余氏嘶哑的声音找了过来,孔妈妈心下一惊,僵住了一般,不敢期待下文。

借着月光,余氏跌跌撞撞的扑进来,口里念念有词:“喝了水,睡,睡了……醒了!她醒了!”

孔妈妈被余氏披头散发的模样吓得魂飞天外,话都说不出来。

“是妙儿……妙儿她醒过来了,妈妈快随我去看看啊!”余氏哑着嗓子,遑急的摇着孔妈妈。

“菩萨真人保佑,菩萨真人保佑。”搞明白了余氏烫嘴的话,孔妈妈浑浊的双眼生出几分神采,直跪在地上冲着夜色不住的磕头。余氏连忙将她搀起来,主仆两人一并疾走回厢房去瞧那小姑娘。

温暖而柔和的烛火轻盈的跳跃着,与月亮所散发出的光辉相互交映,驱赶走了黑暗。小姑娘安安静静的睡着,狭长的睫毛如同一把绒绒的小扇子。四周安静极了,她的小呼噜声无比的香甜。

孔妈妈瞧了半饷,仍十分忐忑,说道:“不吃药如何好得?我还是去把药热一热,叫姑娘起来吃了再睡罢。”

温温的药碗端来,可怎么叫小姑娘都不醒。天色已晚,孔妈妈年纪又大了,余氏很不放心让老人走夜路,自己打了灯笼疾往医馆去了。

汀祖镇不大,只一条主街,半炷香的时间都可从头走到尾。

短短半个月,陆郎中已往林家跑了七八趟了。老父过身后,只剩他独自一人扛着这小小的医馆。医者父母心,下午自林家回来后他自责又无助。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哪!眼睁睁面对生命的逝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无疑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体验。

余氏急切的叩门声将他从低落中挖出来,他连忙拎着医箱向东而奔。

现下厢房里的两盏油灯都已点亮,黄豆般摇摇晃晃的火头,再受不起一丝风吹。

陆郎中略匀了自身呼吸便坐下来全神贯注的仔细诊脉,只见小姑娘脉象细沉已不似昨日虚浮于皮,呼吸虽细弱但已渐渐平稳。自幼从父学医,他从没有见过如此起死回生之人,连连称奇:“吉人天相!吉人天相!姑娘熬过来了!”。诊过脉他又察看了小姑娘的面色舌苔,思量后开了几副温补的药方交代了孔妈妈明日再去抓药。

“她如此睡着叫不醒,也不碍事吗?”当母亲的一颗心仍悬着。

“无妨,病温本就耗尽元气,现下嗜睡反而有助于恢复,喂药时能吞服下便不必过于担心。”

余氏感激涕零,忙将手上仅剩的一只银镯子褪了,跪在地上不起来,无论如何都要陆郎中收下诊金。陆郎中推辞不过,只得先收了,第二日一早便让小徒弟送了一支小参来。

药剂和参汤的双重作用下,过了两日,小姑娘总算醒转过来。

人虽醒了,可总是呆呆的,也不说话,余氏和孔妈妈哄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反应。将养了三五日,精神还是看上去仍是十分涣散,往日那双机灵的眼睛空洞洞的没有一丝神采。余氏一颗心浮在半当,又请陆郎中来瞧,瞧来瞧去没说出个所以然。

“从脉象上看,姑娘并无不妥。到底是年纪小,恢复起来需要些时日,余娘子且放宽心。过两日我再来。”陆郎中宽慰道,又留了两副安神药下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余氏只能这样想着,她焦急也没有什么用,只能紧着做些活计好换些鱼羊肉给女儿补些营养。这天得了空她又抬了纺车在廊下纺线,孔妈妈一边照应着药炉子,一边给余氏打下手。两人边做事情边话些家长里短的倒也减轻了些乏味和累顿。

“陆郎中真是个好人,这些时日可是麻烦了他不少。”孔妈妈道。

“是啊,真不知如何谢他。如今家里也没银钱,白受人家的恩德。”余氏话语里几分愧疚。

“总有机会报答的,他日陆郎中娶亲时,咱们备份厚些的礼。说起来也不知怎的,到这个年岁了他也不肯成亲,听人说陈媒婆都上门说了好几回亲,都被他给拒了。”

“个人的想法的不同,许是陆郎中在医术上钻研得有些痴迷了,且顾不上旁的。”

“那倒也是,也没个长辈替他操心劳神。他的那个小徒弟倒是机灵,瞧着师徒俩比寻常父子还要亲近些。”

“老话不也说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陆郎中那般好性子的师傅,叫谁遇着了都是天大的福分。”余氏笑道。

“今日我去镇上抓药,撞见姚娘子了,她还问我道‘知妙姑娘可好些了’,说得空了要再来瞧瞧呢!”

听孔妈妈说到姚娘子,余氏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姚娘子贯是个热心肠的,一手刺绣的绝活让我好生羡慕。你瞧自经她那双巧手绣出来的花鸟鱼虫,哪一个不像是活生生的一般,直教人挪不开眼!上回她与我说,想收妙儿作徒,这是妙儿前世修来的的福呢!我想着待她身体好了,就正经的去拜师学手艺。女儿家有好绣功,将来无论到哪都能自立。”

“正是这么个理儿!再者她家的小闺女秀巧姑娘与咱们姑娘年纪差不多,又玩得来,一道大的姐妹情分最是难得。”

“嗯,咱们也勤快些做,得给妙儿准备一份拿得出手的拜师礼才是。”余氏认真的为女儿打算着、行动着。

…………

午后的农家小院,春光明媚,暖风轻拂。一时间,廊檐下只剩下纺车唧唧哑哑的转动声。

孔妈妈埋头理着丝线,心里上下踌躇。犹豫了半天终是抬起头来,低声说道:“娘子,老太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妈妈有话直说。”余氏语气殷切。

孔妈妈原是余氏过世婆母的一房远亲,夫家早在乱世中散了,又没个子嗣,孤身投奔而来。林家不仅二话不说收留了她,还尊她为长辈,但孔妈妈执意不肯,只把自己看做仆人,否则绝不肯留下。林家上下拗她不过,只得依了。她为人极忠厚老实,人又勤快,余氏打心底里是拿她是当半个婆母看待的。

“我是个老糊涂的,说出来娘子莫怪。姑娘……姑娘如今这样像是吓掉了魂!近些日我瞧着她似乎连娘子你都认不得了。往日里她是最心疼俞哥儿的,可你瞧如今俞哥儿贴着她叫’姐姐’,她也不吭声……”孔妈妈两个手来回捋着线头,停顿了一会鼓足了勇气又补上一句:“小孩子魂魄不全,被吓到就容易掉魂……要不请个道士来喊大魂罢!”

余氏乍听这话,如晴天霹雳,手中的纺车都摇不动了。过了片刻冷静下来,仔细回想了一番女儿连日来浑浑噩噩、眼神呆滞的种种表现,恍然大悟觉得孔妈妈说得甚有道理,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真是幸亏有孔妈妈这么个老人在,她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计,将小凳子挪近些,和孔妈妈细细商量该如何作些行动。两人刚理出些头绪来,屋里传出了几声猫叫般的动静。

小说《海棠亭午沾疏雨》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am10:37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am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