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歌颂爱情的句子-《长恨歌》是一篇爱情故事吗?你如何理解?

千古传诵的《长恨歌》究竟是爱情诗还是讽刺诗?

白居易留下一首《长恨歌》的同时,也留给世人许多的疑问: 长恨?谁在长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长恨歌》是一首中国古诗词中较为少见长篇叙事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断送了,并且正在吃着这一苦果。

对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单纯讲爱情;二是政治讽刺;三是爱情与讽刺兼而有之。

乐极生悲。诗里面两个人物:一个是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是娇媚恃宠的妃子。

女人就是误国的祸水,而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诗人最后写到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所以长恨,完全是唐玄宗自找的。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唐玄宗的“重色”: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都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这就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极大的讽刺。  

白居易不仅仅是批判了杨贵妃,而且不为尊者忌,将笔触直接对准了古代的帝王——男人也应该负责任。  

《长恨歌》是一篇爱情故事吗?你如何理解?

长恨是一篇爱情故事,但我不认为它是歌颂李杨爱情的。

长恨是这首叙事诗的主题。是诗人同友人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故事而写的。诗人只是借历史的那一点影子,根据民间传说.街坊歌唱诗化了这个故事。“春宫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这是在讲爱情故事吗?注意“可怜”二字,何等的讽刺,何等的批驳。接下来的安史之乱.马嵬悲剧不就是必然的结果了吗?

从临邛道士起,又何等的荒诞。现实的悲剧,寻找于梦中,寻找于仙境中,岂不搞笑?诗人特地使用了“虚无缥缈间”.“霓裳羽衣舞”等字样,其用意是明显的,深刻的。从乐到悲再到弄玄,诗人反复地渲染,正是诗人深邃的艺术手法,字里行间刻画的都是唐玄宗的自作自受。

从极乐到极悲再到极荒诞,构成了长恨歌的全讽喻过程。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3月30日 am1:41
下一篇 2021年3月30日 am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