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神话故事连环画图片-中国连环画成为举世公认,有哪些经典作品?

中国连环画成为举世公认,有哪些经典作品?殿堂连环画草根小人书(一)《三国演义》(1956年版,先60集,后48集)古典名著规模宏伟,人物众多,情节处理上笔法虚实错落,时空跳跃穿插,改编为连环画要求脚本作者具有提练组织的非凡功力与善于驾驭重大题材的艺术手法,因而处理要

中国连环画成为举世公认,有哪些经典作品

殿堂连环画 草根小人书

(一)《三国演义》(1956年版,先60集,后48集)

古典名著规模宏伟,人物众多,情节处理上笔法虚实错落,时空跳跃穿插,改编为连环画要求脚本作者具有提练组织的非凡功力与善于驾驭重大题材的艺术手法,因而处理要有条不紊,故事交待清晰,在情节上要压缩组合,重新安排。四大名著改编的连环画,一般都有品类繁杂的多个版本(不同时代、不同作者),这里所提到的几部,一是名家云集,一是质量较高,一是风格统一,最后是普及程度。每部作品分册多、作者众,理解不同,水平各异,所以质量良莠参差不齐。共同的缺点是在结构上是“重故事情节、轻艺术烘托”;在绘画上是“重人物表现、轻景饰搭配”。连环画与原著百回本相比较来看,挤掉的“水分”很多,这些“水分”主要指连环画表现故事情中不相适宜的“诗词”与“细节”部分。在此其中,《三国演义》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西游记》次之,《水浒传》与《红楼梦》稍逊。故事遴选单行本中,诸本不及《西游记》。

中国连环画的早期作品中的精品主要是《三国演义》题材的。

严绍唐版《三国志》,风格很“古”,是原汁原味的那种传统中国连环画的味道。在诸版本中脱颖而出,倍受推崇。

50年代中后期改编绘制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五十余年,广泛传播,再版多次,影响几代中国人。《三国演义》规模宏伟(先60集,后缩编为48集),创作阵容强大,基本云集了当时中国连环画界、甚至是美术界的所有名家,真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到连环画,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演义》。以前讲连环画成为人们了解古典文学名著的重要知识来源,主要是指《三国演义》。尽管在历届连环画获奖名单中没有《三国演义》,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知名度与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气势磅礴,画风古朴,风格统一,故事生动,脚本文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情节上准确表现了原著精神,同时又剔除了一些迷信封建的唯心糟粕(如《小霸王孙策》)。但人物刻划呆滞刻板,战争场面千篇一律,画面表达平铺直叙,缺少匠心独具的构图。

与此同时期,由《三国演义》原班人马创作的还有《东周列国志》,但影响不及《三国》。

(二)贺友直的《山乡巨变》(4集)及《白光》

《山乡巨变》(4集)是贺友直60年代创作的集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连环画巨制。《山乡巨变》连环画知名度及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原著,当然,《山乡巨变》连环画的意义绝不是仅仅作为一部“源于名著、高于名著”的连环画册而倍受推崇。《山》被看作是在构图构思、形式章法、经营技艺上继承传统的集大成者。

《山》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连环画作为俗文化的偏见,承认连环画是无愧于艺术之林的瑰宝。因此,《山乡巨变》在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贺友直的连环画具有“通俗得雅”(贺友直言)、随生随就的特点。这种随生随就的概念就是画面构图天趣自然,景物配置随意天成。达到了艺术风格与内容题材尽可能地达到完美统一。

《白光》画面处理以气氛烘托为主,空白多处,勾划精简,对背景细节不作细致入微的刻画。《白光》不仅与连环画严谨细腻的风格相去甚远,甚至有悖于传统绘画技法,既不“静”也不“净”,而是以“脏、乱”为特色。《白光》的出现,拓宽了连环画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连环画的审美意识。《山乡巨变》与《白光》风格迥然不同,分别代表写实与写意。但在中国连环画发展作用上,《山乡巨变》要大于《白光》。

中国连环画界虽然没有“某风、某体、某派”之说,然而“贺友直风格”这种特殊提法的连环画风格在连环画界却汇成流派,影响巨大。贺友直连环画作品的广泛传播,对促进连环画的健康成长,取到了积极的作用。“贺友直风格”呈现浓郁的乡土气息,笔法纯朴真切,擅于表现生机勃勃农村题材,长于营造欣欣向荣(略带喜剧色彩)氛围。

(三)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及《西游记》系列

刘继卣的连环画艺术融贯中西,毛泽东对其评价是“博古通今”,算是恰如其分。对每一位连环画家来说,每一部获奖作品都称上是他们的代表作,是其连环画较高成就的集中体现,但对刘继卣来说,则不全面,还不够,他还有《西游记》系列(《水帘洞》、《筋斗云》、《闹天宫》等),还有《武松打虎》。刘继卣的连环画造诣精臻,巧于提练,精于剪裁,景物搭配往往能够互为陪衬,主题突出。在连环画界从来都有“南顾北刘”(“顾”指顾炳鑫)、“南北二刘”(其中一“刘”指刘旦宅)的说法,这里的“刘”说的都是刘继卣,著名连环画家、《连环画报》主编孟庆江又说:刘继卣画古代将军,威武悍烈;王叔晖画古代仕女,情浓意抒。连贺友直都说:早先看到刘继卣的连环画时,喜欢得很,马上学着画。所的这些,才能全面概括刘继卣的连环画风采。他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面目,都有突破。

《穷棒子扭转乾坤》用笔精练,因为造型的绝对准确,虽然缪缪数笔,依然生动传神,脚本作者姜维朴是连环画理论研究者,是连环画工作普及者,又是连环画革新领袖。姜维朴的连环画脚本点到为止,画龙点睛;他的理论评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穷棒子扭转乾坤》绘画、脚本珠连璧和,相得益彰,在历届连环画获奖作品中绘画、脚本双料第一,仅此一家,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鸡毛信》尽管很著名,也得到了很多肯定,但是与刘继卣的其他作品相比较起来,用笔还不够精练,还不成熟。

(四)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10集)

再版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连环画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古典题材的《三国演义》(1956年版),另一种则是现代题材的《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画风写实生动,动感与质感完美融合。线描造型,一般不用阴影,利用线条的疏密顿挫增强质感。多人物场景刻划最为绝妙。《铁道游击队》构图饱满,很少用特写镜头。《西厢记》是淡定静雅,《铁道游击队》是活跃生动。

《铁道游击队》之后,韩和平与顾炳鑫等人又合作了《红岩》,《红岩》基本延续了《铁道游击队》的风格,但在细腻方面前者不如后者。

(五)王叔晖的《西厢记》

王叔晖的名字听起来倒像是个老夫子,事实上王叔晖是中国连环画坛少数几位巾帼大师。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西厢记》,宛若宋词中的“婉约派”。《西厢记》强调装饰美,讲究精致韵,崇尚含蓄情,“线”的应用,较为精彩。衣纹的潇洒流动与界画的规矩有方相互衬托,和谐生动。界画的运用,是王叔晖连环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王叔晖的连环画法度严谨,工整典雅,一般在表现封闭场景(类似于今天的室内剧),比较有效;在表现大场景上(主要指室外场景),缺乏阳刚大气,小心翼翼,稍嫌不足。

(六)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原著中第27回、第31回、第34回及其他章节的精华部分“拼凑”而成,因为搭配绝妙,衔接自然,所以故事情节比原著更加曲折感人,引人入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画风细腻,但又不失大气,远看有气势,近看有内容,方寸之间,包容万有。构图强调虚实交融,疏密对比。密者工细严谨,盘根错节,线条复杂;疏者大而化之,着墨不多,韵味无穷。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绘画上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后半部分有配景生硬、构图零散等缺点);脚本上前半部分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以对话为主。为了避免头绪多、线索杂,结构安排上以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作为主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性格刻划的多样性、丰富性。

(七)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先5集,后8集)

《地球的红飘带》是经过多年的对连环画艺术的探索和沉淀积累,是对中国连环画作的一个总结,是中国连环画的最后一座高峰。

艺术(包括文学、美术等)表现领袖,出来的往往是一尊雕塑,是歌功颂德,容易“假、大、空”,人物形象硬梆梆,毫无亲切感。

《地球的红飘带》找到了表现这一类题材的最佳方式,它不是文质彬彬、毕恭毕敬,它是大气磅礴、波澜壮阔,人物层出不穷,场面尤为宏伟,是真正史诗般的全场景式画面。尽管也是精心安排,刻意经营,但在画面中已看不出斧凿的痕迹,基本摆脱子概念化的构图;恰到好处地辑取人物与环境搭配的精彩瞬间;刻划生动真实,人物活了起来。

《地球的红飘带》意境沉着与凝重相互交融,赋予画面厚重感,吸收自然灵气使画面呈现出自然流淌的痕迹,这就好像是自然造就的景观氛围一般,符合长征时期“艰苦岁月”的时代特征。

只有《地球的红飘带》能与《山乡巨变》相提并论,但两部连环画所处的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地》已经很难再引起连环画界以外的轰动。

(八)尤劲东的《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注定是非同凡响的。堪容写了《人到中年》,火了堪容,堪容从此被称为著名作家了;潘红演了《人到中年》,火了潘红,潘红从此被称为著名演员了;尤劲东画了《人到中年》,火了尤劲东,尤劲东从此被称为著名连环画家了。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作品是第六届美展中金奖的获奖的连环画,除了《人到中年》外,其他几部篇幅都比较短,甚至尚不能支撑为一本单行本。以《人到中年》为例,这些作品在单页画幅多角度、多镜头切换画面上做了一些尝试,开始强调画面连续性,尽管还不太成熟。

《人到中年》成功后,尤劲东对连环画各方面做了新的尝试与探索。不过现在看来,基本都失败了。

李全民、徐勇民的《月牙儿》

《人到中年》是一篇记叙文,《月牙儿》是一首抒情诗。《月牙儿》为老舍中篇小说,连环画脚本撷取精华部分改编而成,《月牙儿》的画面很美,表现的故事情节却很凄冷,篇幅很短,故事冲突也不强烈,但很感人,或者是作者有意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从头至尾,静静的,整部作品意犹未尽慑人心魄,看完后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九)陈怡福等人的《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讲述末代皇帝溥仪的成长过程,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同时又兼有了史书价值,这样的题材即便没有戏剧冲突,也够精彩。

根据同名回忆录改编的连环画真实直观再现了溥仪前半生的主要经历,这样,与其说是在看连环画,不如说是看一部历史。

《我的前半生》资料祥实,情节真实,由于主角的特殊身份,其中不少情节鲜为人知,出场人物丰富多彩,一些画幅即是根据史料照相移植而来加工而成,既丰富读本趣味性,又不显生硬矫作。

《我的前半生》线条见功力,用笔凝练,行中带留,劲而不滞,工写结合,运用小块黑白渲染气氛。连环画保持原著第一人称,形象突出,让人深临其境,颇感亲切,1983年由《我的前半生》缩编的31幅《冯玉祥逼宫》运用第三人称表述,大为逊色。

(十)张令涛、胡若佛的《杨家将》、《聊斋》系列

张令涛、胡若佛用笔直爽淋漓,活络洗练,笔意风流倜傥,潇洒秀气,画面优美典雅,线条细巧流畅,艺术风格适与古典、神话、情爱题材相适宜。风格成熟,意境空灵,画风精湛,有如出水芙蓉,面目清秀,场景描绘优美,典型的中国画风格,不落俗套。

张令涛、胡若佛连环画有自己的独特面目,个性极强,可惜所有作品大抵相似,正面人物形象大多雷同,反面人物(或神仙鬼怪)有因特意变形而显怪僻的缺点。

(十一)刘宇廉等人的《枫》

1982年《伤痕》在第二届连环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刘宇廉等人连环画作品的获奖是众望所归,但众望所归的是作者而不是作品。真正让刘宇廉等人名声显赫并且其作品在连环画界甚至是美术界引起较大影响(或争议)的,是在此之前发表的《枫》,不过这主要将归功于《连环画报》将其发表的勇气。《枫》是较早抨击文革极左思潮的一部作品,那时候诸如此类的作品一般都能引起较大关注,但原著之所以不及连环画“火”,因为连环画是用“正面”来表现的:作品中出现了一幅“四人帮”、一幅“林彪”,而且倒并非是用来“丑化”的,说到这里,即便是没有看过这部作品的读者,也可以想象得到连环画“引起较大影响”的原由了。

《伤痕》与《枫》题材相近、技法相同,在思想与形式上都可以看作是姊妹篇。《伤痕》与其他几部一等奖作品相比较,在份量上要弱一些。

上世纪八十初期还拍摄了《枫》的同名电影,后来因为涉及文革题材被禁。

(十二)施大畏与王亦秋等人的《清兵入塞》

施大畏与王亦秋的连环画风格有“过”与“不及”两个方面的缺点。施大畏在描绘面部表情方面用细腻清雅的笔触来刻划,在描绘衣饰景物方面用奔放磅礴的大写意来处理,艺术形式粗旷雄浑,人物形态自然真实,连环画风格以“浑”为特点。“浑”用得不好,画面容易“脏”、“花”,变“生动”为 “生乱”。所谓“过” (大家去看《暴风骤雨》)。

王亦秋又不同,他的连环画细秀潇洒,静雅润和,用笔匀称,大至山川,小至毫发,交待得清清楚楚。当然王亦秋风格缺乏刚劲雄浑,又有阴柔衰弱的不足,稍逊博大。所谓“不及” (大家去看《杨门女将》)。

《清兵入塞》为《李自成》系列第一集,当为其中翘楚之作,其他诸本尚有不及。《清兵入塞》构图大胆,放得开、收得住。取景视角别具一格,在构图方面尝试多角度,多视点取景,打破传统平面取景方式,卓有新意。

《清兵入塞》洋洋洒洒百余幅画页,精彩画页层出不穷,波澜壮阔的历史沧桑感跃然纸上,凝重雄浑的史诗厚重感扑面而来,可以说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经典作品。

《清兵入塞》脚本以对话为主,兼做情节介绍,人物形象很少有大段文字描写,主要以画面与情节表现。绘画上考虑到各位作者的优势,注意交插掺揉,扬长避短,达到了化阴弱为柔和、变滞讷为雄浑的效果。

同类题材连环画《京郊之战》与《卢象抗金》多页画幅与《清兵入塞》极为相似,疑为抄袭。

(十三)革命样版戏连环画

广义上,文革时期的连环画作品都统称为“文革连环画”,在官方结论中,称这一时期是中国的连环画创作的“停滞状态”,实际情况则有待商榷。

在“样板戏”基础上创作出的“革命样板戏连环画”是文革连环画中最令人嘱目、成就最高的作品,样版戏连环画一般根据同名舞台剧绘制而成,比较忠实再现舞台场景,画功精臻,是样版舞台剧的图画版。

样版戏连环画因过于依赖戏剧舞台,创作者自由发挥受到极大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样板戏连环画至少在“画功”上不输于任何时期连环画作品,而就所处时代政治、文艺影响力而言,更是令其他任何时期的连环画作品所望尘莫及。

同当时所有文艺创作一样,连环画同样须遵循“三突出、红光亮”的原则,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带有鲜明的文革特征,耐人寻味的是,正因为这个特征而使“文革连环画”在中国连环画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十四)电影连环画

电影连环画是介于“画报”与“连环画”之间、区别于“手绘连环画”的另一种连环画形式。电影连环画最早零星出现于建国初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电影样版戏连环画与手绘样版戏连环画同时出现,并驾齐驱。

电影连环画一般选择当时广受欢迎的电影影片作为创作题材(后来连电视剧与动画片也陆续被制作成连环画),是通过捕捉电影精彩画面再配以脚本制作完成的,画面捕捉要恰到好处。这个过程看似轻松简单,实则需要制作者对电影做反复观看与对比才能捕捉得到较为满意的画面。

电影连环画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电影因受当时流通渠道条件限制(就当时条件来说,“看电影”到底还是一种高档消费),电影连环画正好充当了“手掌上电影院”功能(或者是“纸上电影”),同时为电影的传播取到了补充与替代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中后期以后,随着电影市场的普及繁荣,作为电影次生品的电影连环画的功能逐渐弱化随之也就淡出市场。

当然,尽管电影连环画兼备一些“电影画报”的收藏价值,但从艺术价值来说,电影连环画要远逊于手绘连环画。

另附:《共和国元帅》系列连环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出版过一套主要以图片形式表达人物传记的连环画册(《共和国元帅》系列),这套画册既不同于以表达“故事”为主的电影连环画,当然更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手绘连环画,这套连环画册采用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因具有较高的史料收藏价值而倍受瞩目。稍嫌不足者,唯印刷制作略显粗糙。

(十五)蔡志忠[香港]的《国学》系列

蔡志忠的连环画,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连环漫画”,人物形象幼稚可爱,但阅读对象却不特定为儿童,形式上又不完全相仿于日本漫画的“连续性“,画面具有独立性。

用生动有趣的图画来表现(或诠释)深邃难懂的“经史子集”,甚至直接表现“唐诗宋词”,但仍强调其故事性,这对如何表现诸如《红楼梦》类型古典名著中的“意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十六)连环画上的书法

正譬如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需要具备主题图画、边款题跋、落款印章几个要素一般,一套优秀的连环画册,同样需要精美的绘画、精彩的脚本与精致的封面,而精绝的连环画封面题字则往往更加能够取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连环画封面题字不乏国画大师与书法名人,例如题写1956年版《三国演义》的贺天健、题写1978年版《李自成》的刘旦宅(部分)等等,而其中黄钟骏与任政是连环画封面题字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书法家。

提到黄钟骏、任政两人的名号,这恐怕连许多书法爱好者都颇感陌生,但他们的手笔却是顶顶有名。

文革时期,“样板戏”风行一时,在与样板戏配套的电影唱片、剧照画报、连环画册这些出版物中,都统一采用一种力道浑厚深沉、笔划粗细悬殊的“钦定字体”,而最先为《人民画报》刊载报道样板戏配图标题的这几个大字,正是黄钟骏的手笔。

黄钟骏书法与郭沫若书法颇为相似,此类风格用于题鉴较相适宜,但从书法专业角度来说,“刻意”味道较浓,笔法稍逊,远非上乘之作。

八十年代初期,任政书写的行楷字体作为“标准模本”进入全国规范的电脑汉字行楷常用字库,三十余年来,一直是最欢迎的书法字体之一。

任氏行楷如出水芙蓉、纤尘不染,似雨后翠翎、清隽空灵,应该算是已经将中国书法写到了极致,但就像田氏(田英章)欧楷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因其书法风格千篇一律、缺少变化而被讥为“写字机器”,两人皆因“极致”而广受垢病(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艺术与技术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情感与气韵),但其实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2009年3年2日草成

2014年11年11日增补十四、十六两节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3日 am3:08
下一篇 2021年5月3日 am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