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组词的用法的文言文-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1、到……去。《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

1、到……去。《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文: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3、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译文:姜氏偏爱她的小儿子 , 想要让郑武公立他为太子。4、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5、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译文:我是范阳城的老百姓叫蒯通,私下知道闵公快要死了,所以赶来凭吊。6、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施行、进展。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二、出,生出,滋长。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出处:东汉?许慎《说文》三、去,到,前往。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五、之拼音:zhī释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假之[jiǎ zhī] 假若。2、之适[zhī shì] 前往;往来。3、久之[jiǔ zhī] 很久,许久。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变之称。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7日 pm7:55
下一篇 2021年5月7日 pm7:55